大內觀文殿旁有座宮殿群為仁壽殿,是大梁歷代皇帝讀書經筵場所之,在當今圣上將方士天璣子“請”進宮后,這座宮殿改名成了登仙殿,梁帝心中所求赤裸裸的展現在了世人眼中。
改名登仙殿的宮殿也改曾經處處書香的模樣,綃帳輕盈、輕霧繚繞,派夢幻仙境的模樣,在這樣的“仙境”中置身久了,真有種飄飄欲仙之感,仿佛下刻就能羽化登仙。
鶴發童顏、容顏俊美的天璣子盤坐在登仙殿最深處,周身涌動的輕煙薄霧將他映襯得彷如世外仙家,令人折服。
“真人。”個玉雪可愛的總角小童走到天璣子身邊,胖胖的小手行了個禮,奶聲奶氣說“外面有人求見,說是打東邊兒來的。”
天璣子睜開眼,輕甩了下手中拂塵,緩緩道“請進來吧。”
小童出去,沒一會兒領進來一個穿著內侍衣裳其貌不揚的矮小男子。
男子跟天璣子見禮,道“小的聽聞真人打東邊兒蓬萊而來,不知真人可有遇仙。”
原本故作高深的天璣子聽到這句話后立刻收起了漫不經心,把小童打發了出去,從坐席上起身,對男子道“貧道曾因緣際會遇仙,得仙指點。”
“真人以為谷雨三日后大雨會不會停。”男子道。
眼珠一轉,天璣子說“那得貧道推演番才能得出結論。”
男子朝天璣子執手施禮,旋即離開了登仙殿。
天璣子慢慢坐下,思來想去,慢慢有了計劃。
“無為。”
“真人,有什么吩咐”剛剛離開的小童小跑著進來。
“去給我準備這些東西。”天璣子給了小童一張寫滿字的紙。
梁帝早有口諭,登仙殿無論要什么東西,伺候的人必須盡量滿足,小童找到登仙殿掌事的內侍殿頭,將紙交給他就走,沒看到殿頭抽搐的嘴角。
殿頭抽搐嘴角歸抽搐嘴角,辦事的效率卻是很高,畢竟官家特意吩咐過“不得怠慢”。
待內侍將東西都或搬或拿進殿內,天璣子布置了個陣法,他往陣中心坐,頓時煙霧大盛,翻涌不斷,三日不絕。
他這番行事可不是偷偷進行的,很快就傳遍了皇城內外,眾人都搞不懂這個半仙騙子這是唱得哪一出,只知他把登仙殿內殿搞得仙霧飄飄烏煙瘴氣。
朝中不少人本就詬病官家修道求長生,加上又有三皇子代帝祭祀而惹天罰的傳言在,對宮中那個由三皇子引薦給官家的方士更加不待見,頓時諷諫如雪花般飛向梁帝的御案。
梁帝不管朝中有多少反對的聲音,都穩坐釣魚臺,所有諷諫的章疏都給他按下了。
他就是信任天璣子,認為此人有大神通。
別的不說,就憑他人間帝王的身份要求天璣子煉制長生仙丹,天璣子三番五次以機緣未到拒絕了他,若是沒有兩把刷子豈敢拒絕帝王,其他的方士可不都是一被下令就火速煉丹來著。
三日后,天璣子請梁帝往登仙殿來。
“圣上,大雨困頓,貧道連日夜觀天象、推衍天機,這雨恐怕”天璣子低低嘆,滿目悲憫,“今歲難過矣。”
梁帝聽著,蒼老的臉上沒有半分動容。
天璣子撩起眼皮瞅了梁帝眼,又道“國朝有難,于龍脈恐不利。”
梁帝猛地站起來,問“真人此言當真”
“圣上,貧道乃化外之士,本不該管塵世中人,只因感受到圣上片赤誠,才寧損天壽也要透露天機與圣上。”天璣子生得俊美如謫仙,聲音清朗悅耳,語調不疾不徐,說的每一句話都帶著讓人信服的力量。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梁帝是信了,緊張問道“真人可有破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