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些殘留物被稱為上古靈界縫隙,類似于現在洞天福地的早期形態,或者說是原型。
一直到五帝末期,九州結界的第二階段,大禹以眾生愿力配合九州鼎形成最初的九洲結界,成功將靈界和人間的重疊分開,壓在陰世之下后。這些上古靈界縫隙才是隨著靈界的離去,而一起離去。
在九州結界誕生初期,大禹的孩子建立了夏朝,王朝的確立,逐漸開始整合愿力,后來又是經歷了商朝,讓統一的眾生愿力,貫穿昊天元氣海,在秩序的統帥下,形成了最初的人道龍氣。
也是那個時候,陰世鬼國受到龍氣影響,升入昊天元氣海中,化作天界,同人間重合。
因此,那時候的人間帝王,幾乎等同于天帝。
等到周朝的時候,昊天元氣海受到龍氣的影響逐漸脫離人間,融入九州結界之中,以至于周王朝的天子,不服夏商天子之能。
稱呼也是從商的帝,化作了王。
沒有鎮壓天下的威能,周朝后期自然也就陷入了動亂之中,大量思想也是逐漸萌發,人道秩序出現了新的演化,同時仙神體系逐步完善,到了大秦時期,華夏已經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輔佐九洲結界。
這個時間段,可以稱之為九州結界的中期,也就是完善時期。
但很可惜的是,秦朝建立不久,大秦皇帝帶著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合力開辟陰世地府,坐鎮其中。最終,現實當中的大秦王朝破滅。
隨后大漢朝建立,在當初大秦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組成的三山五岳大陣基礎上,又是衍生出了五方五帝體系。
那個時候,九州結界堪稱大成,大秦之前,所有靈界在人間的殘留物,幾乎都被掃入陰世深處。可以說,要不是后來第二次靈界爆發,大漢延續的是將恐怕還會更久。
只是,世界上沒有可能,第二次靈界爆發,導致胡人主神概念被扭曲,不計代價的攻入九州之中。
雖然這位主神最后被昊天元氣海同化,讓整個胡人種族都成為了華夏一部分。卻也導致漢人氣數在那段時間衰退到了極點,得到天命的胡人,掀起了五胡亂華的黑暗,差點把漢人千年建立的秩序打破,構建新的秩序。
這也就導致,后來的百姓對于大漢的認同度依舊很高,以至于大隋在建立過程當中阻礙重重,最終打下大半個華夏,勉強立國,卻在不到五十年的歲月后,在百姓們反復的反抗和希望漢室再次興起的人們努力中破滅。
在此期間,九州結界不僅沒有多少強大,反而衰落了不少,知道后來大唐的建立,才是遏制住九州結界的落敗。
最終,大唐因為內部矛盾的激化,被大玄頂替,在大玄時期,華夏神道體系已經開始衰退,仙道開始占據主流。
大玄時期,當初隨著大秦消失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再次集合,匯聚仙人兩道的力量,進一步開拓了天界,形成三十三天。但很倒霉的是,那時候的大玄,遇上了同樣走上巔峰的大元,二者爭斗,最終是大玄不敵,大元王朝建立。
不過,大元雖然厲害,在打敗大玄之后也沒有好到那里去,加上其原本的體系,并不能和昊天元氣海完全融合,二者互相對立兩百年后。大元王朝的力量被昊天元氣海吞噬,新的九州之子孕育,大耀帝國建立。
然后一直到百年前,都可以算得上是九州結界的后期。
日常求訂閱,求收藏,差點忘了這一章是今天的,明天的更新繼續推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