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涵虛仙府之中,元清微端坐在云床之上,手掐印訣,周身有著兩道炎寒玄氣在他身上流轉。
漸漸的,一縷靈光從天靈升起,鋪展開來,化作一片霞光,宛如慶云一般,懸浮在元清微的頭頂之上。
絲絲縷縷的觀點落下,映的元清微肌膚瑩潤如玉,隱約之中,還有寶光從元清微體內溢出,卻是練精化氣圓滿,神魂即將締結元神的時候,才會顯露出來的異象。
“純陽金丹,果然不同凡響!”元清微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心中暗暗嘆息。
雖然筆錄當中記載,純陽金丹是純陽真人修行過程當中印證道行的一種靈丹。可元清微一直以來都以為只是純陽真人試驗外丹道的一種成果。
可現在看來,這東西根本就是純陽真人仿照自己締結金丹而成的絕品靈藥,其中必然結合了部分屬于丹鼎派的不傳之秘。
說起來,內丹道法雖然和丹鼎派非常類似,但二者還是有所區分的。
內丹道法專精于內煉,而丹鼎道法則分外丹與內丹兩大派系。
當然丹鼎派的內丹和外丹本身屬于一種修行體系。
真正的丹鼎之道,本身就是借助一次次鍛造外丹的過程,完成了自身的內煉。
不過,丹鼎派的修士煉制的丹藥很多都是專門為了針對某個階段的境界準備的,為的是內外交融,激活過去積累。
丹藥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引子,除了對應的人,對于九成九的人來講,都是劇毒。
對比之下,純陽真人祭煉的純陽金丹,或許在針對自我突破上沒有丹鼎派的強盛,但在引人筑基,輔助弟子突破境界方面,卻是更加合適。
只是一枚純陽金丹,不僅讓元清微將壬癸水法力提純轉化,重新逆反為元始法力,還讓他成功的締結了元神。
當然,蜀山世界的元神修士,并不是陽神,而是類似于魂魄升華上來的神魂,比起陰神多了一點點陽性,但比起陽神又要差許多。
因此,蜀山的元神修士,雖然已經可以歸屬于劍仙一流,但境界只是類似于術士境和法師境之間。
重新凝練法力的元清微就是拿出一本小冊子和幾樣法寶,這些東西就是那開辟玉泉觀道場的散修留下的傳承。
小冊子當中記載的是煉氣法訣,在元清微看來,粗劣不堪,最重要的是這門煉氣法訣根本沒有核心概念,前半段是坐忘煉氣,后半段就跳到采集草木精氣,延長壽命上去。
依照此法修成的法力,或許在初期的時候,有不少妙用。但越到后面,必然越發駁雜,完全沒有蜀山正統玄門道法直指天仙境界的玄妙。
修行這樣的功法,也難怪蜀山旁門修行兩三百年的散仙,有時候還打不過一些修行十來年的玄門正道弟子。
只因為二者法力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修行兩三百年旁門左道就算法力渾厚,可法力對上玄門弟子,就像是用木刀和鐵刀對砍。
除非差距實在是大的不行,后者前者遲早會敗給后者。
不過,這散修留下的術法還是有一些意思,其中有驅物挪移的搬運挪移之法,有生火生水的離火咒、坎水咒,有誅邪的驅邪符,還有明顯是后來抄錄的旁門秘術,左道秘法,以及幾件三流法寶的祭煉之法。
這些東西,倒是讓元清微對蜀山世界的旁門左道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同時也是能夠順勢將許多低端法術重新推演出來。
如此這般,元清微就是在涵虛仙府之中慢慢修行,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煉氣搬運,祭煉三口飛劍,少部分時間也會修行術法神通,以及劍訣,偶爾也會將那散修留下的法寶簡單的洗練一下,日子過的倒也充實。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大概過了三個月左右,元清微突然感覺到有人在試圖牽引自己的氣息。
他心念一動,屈指一彈,一道水光落下,化作一面圓光,懸浮在元清微的身前。
圓光當中顯露出來的景象,乃是一個巨大的法壇,法壇下方站立著的正是當初來玉泉觀冒險的幾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