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德走到黃文身邊,躬身賀喜。
黃文詫異,詢問其中緣由,早就被元清微意志“透底”的李思德直言道:“昔日天魔入侵,污染了昊天元氣海,清微宮主臨危受命,另開新天,庇佑諸神。”
“在下有幸得授妙法,能恭請諸神重入人間。”
“只是人間渾濁不堪,諸神神力澄澈,請下真身于諸神無益,便另外傳我請神之道。請下諸神之力,庇佑萬靈。”
“哦!”黃文聞言,并沒有表現出相信或者不相信,又問道:“那,老夫這是?”
“當今儒家,本就是昔日儒教,你們供奉的百家諸子,大多也是人道眾神,因此儒教法門本就是神道法門。閣下儒學精湛,讀書已經讀到了骨子里,聽聞我之妙法,自然感應到人道眾神,凝聚大儒尊位,日后你若是于‘立德、立功、立言’上,在做突破,少不得一尊圣賢尊位。”
黃文聽聞,心生感悟,開口詢問:“何為立德、立功、立言?”
“在下得授妙法之后,曾聽聞‘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便一直覺得,我之一脈,同儒家十分相像,都是追求不朽!”
李思德笑著解釋:“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此三者可謂三不朽也,三者皆為造福天下百姓萬民。可謂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剛開始的時候,黃文還有些無所謂,等到三不朽和四為之語說出,頓時讓黃文感到振聾發聵,躬身道:“文君一席話,更勝十年書。只此兩句,當為我師。”
李思德趕忙讓開,連道不敢,直言此等言論皆為昔日大儒圣人所言。
聽聞此等言論,黃文對于李思德的說法,頓時相信大半,又是想到自身異象,再次問道:“不知我等儒道神位如何排序?”
“儒家得天獨厚,乃人道正統,只學有所成,便可稱為儒生,此時可引浩然之氣庇佑自身,卻還未入得神道門庭。只有更進一步,學貫五經,有了自己的感悟,可稱博士,或者君子,靈性天成,化作法相,色呈現淡紅,方才入了人道神庭。”
“更進一步,便是大儒現在這般,學有所成,讀書讀到骨子當中,知行合一,渾身氣息金紅,可稱大儒。再進一步,便是色澤純金,此時乃是在世圣賢。”
“若是還要更進一步,非得做到立德、立功、立言,色呈純青,乃為圣人。”
“哦?”黃文詫異,又是問道:“既然有金紅,可有金青?或者青金?”
“自然有!”李思德笑道:“純金為圣賢,雖圣在前,賢在后,實則依舊是賢人,雖然德行出眾,卻于圣道建樹薄弱,唯有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上有所建樹,方可褪賢化圣。”
“金青之時,可稱之為半圣,青金為亞圣,最后純青便是圣人了。”
黃文聽到這里,不由暗暗點頭,他已經聽出來,所謂立德、立功、立言并不簡單,
立德不是說立下道德,而是指的創造制度,說白了就是以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更好的發展社會,造福天下。
立功也不是單純的修橋鋪路,或者修建水渠,而是拯厄除難,功濟于世。唯有那種立在千秋的事情,才可稱之為立功。
最后立言看似簡單,其實也很麻煩,并不是單純的著書立作,唯有人死之后,作品在隨后的歲月當中,依舊被人誦讀,甚至尊奉,才可稱為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