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坐下蓮花輕輕顫抖,一層又一層的仙光、神光、佛光化作氤氳之氣籠罩周圍,壓下蓮花池中渾濁元氣化作的萬千濁浪。
同一時間,元清微腦后四十九色霞光流轉,一道分神飛出,坐鎮于天冥之地中,而他本體身后則是有建木虛影浮現。建木枝葉顫抖,聯系元始界和大羅天,不斷抽取濁氣,送到清微宮中,借助清微宮的光輝,將這些元氣碾碎,混同元始界的元氣,回饋大羅天。
元清微操控著回饋而來的清澈元氣,在大羅天外,又是開辟九重虛空。清澈的元氣順著九重虛空不斷向外流出,越是接近大羅天,元氣便越是澄澈,而越是遠離大羅天,元氣便越發渾濁。
至此,人間的萬靈,哪怕靈覺一般,無法感應諸神力量,也可以通過天魂的感應,從九重虛空之中不斷接引元氣。
這讓不少理智尚且完整,依舊在堅持修行仙佛法門的修士大為振奮,他們開始不斷的向大羅天吞吐元氣,凈化靈性,而體內的渾濁氣息,則是被大羅天收走,在經過建木、清微宮的循環,慢慢增強大羅天的底蘊。
并且,這些修行之人,也是成為了穩定大羅天的一根根支柱,確保大羅天能夠安安穩穩的立于九天之上,守護天冥之地。
處在南疆之中的李思德自然是有所感應,他高聲誦念:“至心皈命:三界之上,一炁彌羅。上極無上,天中之天。玉山上京,渺渺金闕。開明三景,化生諸天。十方諸神,億萬仙真。禮贊大羅天清微宮元始之尊!”
隨著他的高呼,邊上隨行聽道之人,也是有所感悟,隱約透過天光看到一方天界。
天界之中一片混沌,唯有萬千靈輝閃爍,但定睛一望,卻又看到靈輝中央又有一尊神圣端坐其中,神圣腦后懸浮四十九色霞光,恰如四九天道,運轉諸天。
頂上慶云寶光,三花五氣,金花萬朵,金燈萬盞,點點火星垂落,宛如瓔珞垂珠,將他的面容遮掩。在他的周圍,又有重重幻象,演化出無盡奇幻景象,重重景象融合,形成一道到虛幻長河,其中演化出大千歲月史詩。
溯流而上,可返照出眾生一切現象,如同天地回歸元始,萬物回歸唯一。順流而下,則可以看到無窮未來,有的是自身沉淪,有的是自身超脫,如此種種,變幻莫測。
可以說,只是觀望著這道人的儀態,就能鎮壓內外諸魔,得獲一門道門至高觀想圖錄。
眾人紛紛開口贊道:“禮贊大羅天清微宮元始之尊!”
話音落下,眾人又是發現,道人周圍浮現萬千人影,又金剛羅漢、護法珈藍、靈官真人,天王星君、菩薩佛陀,諸天上帝,以及諸多天人虛影。
其中幾個根性深重之人,更是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虛影。
李思德便是如此,他看著自身位于道人身邊的法相,心中一動,以己心帶他心,聯通白象心靈落入其中。
剎那間,白象表面浮現出一道道神圣的篆文,清圣的氣息不斷從九天之上垂落,一點點的洗去他體內深藏著的渾濁氣息。
最后,在陰世冥土之中,端坐凈土之中的度厄,以及不知道什么時候來到他身邊的雅典娜和壽老,合力鎮壓著陰世濁氣,面前依靠元始界落下的一點元氣,維持著凈土的安寧。
等到大羅天中,元清微撐過第一波修士回歸帶來的渾濁氣息沖擊之后,度厄三人才是將陰世的渾濁力量送入其中。
一時之間,大羅天以蓮花寶座作為分界點,上方仙光陣陣、神光流轉,佛光升騰,下方濁浪排空,無窮渾濁氣息將池水污染的好似泥漿一般。
唯有元清微坐下蓮花座內,一株蓮花靈根不動不搖,散發著淡淡的瑩輝,緩慢而又堅定的凈化著周圍的渾濁氣息。
建木虛影也是不斷吞噬濁氣,垂下絲絲縷縷的清氣,其快速的運轉,加上建木根系更是順著聯系,蔓延入度厄的凈土之中。都是讓建木本身陷入了極限的運轉,甚至讓元始界的元氣,都出現了一絲絲渾濁。
察覺到大羅天的變化,瘋狂的天意不由再次伸出觸手,元清微視而不見,看著他一點點的試探,等到其即將觸碰到大羅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