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光明境之中,一處碧波大湖之中,一頭體如蝸牛,生有六首、九身、四十八足的猙獰異獸。匍匐在一條前古毒龍的身上,不斷蠕動。那毒龍雙眼半開半闔,看上去昏昏沉沉,可它的身體卻隨著萬載寒蚿的蠕動,跟著微微顫抖。
大湖的四周彌漫著一種粉紅色的煙嵐,**的氣息凝結其上,隨著毒龍和寒蚿的運動,收縮膨脹,絲絲縷縷的陰陽之氣在其中流轉,展現出一種另類的上乘和合之法。
突然,萬載寒蚿那那六顆如意一般形狀的巨首抬了起來,轉頭看向光明境外,道道流光從如意一般的腦袋頂端升起,而后六個女子從中走出。
這六個女子各個膚如凝脂,腰同細柳,全身上下只覆蓋了一層薄薄的輕紗,如煙似霧,遮住胸腹腿股等關鍵之處,若隱若現,似霧里看花,當真是活色生香,讓人看的心癢欲動。
“先天純陽之氣!”其中一個女子嗅了嗅,星眸流波,原本慵懶的神色消失不見,她扭動著身子,一步步向外走去。
站在光明境邊界的元清微,看到看著六個女子,眼中微微一亮:“六陰消盡一陽生?”
所謂六陰,即為老陰,極陰,依《河圖》之數,一三五七九為陽,二四六八十為陰,陽數相加為二十有五,陰數相加得三十整,陰陽相加共為五十有五。故古人有云:‘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而在《易》中,走的卻是爻,其中陽爻取陽剛機變的含義,歸于天,八卦成于三,天亦成于三,三三成九。《易》又窮于變,從來用變不用正,七為正陽(少陽)之數,九為陽之變數,加上十歸于一,九為數之極,故陽爻以九為尊。
陰爻取其陰柔恒定,屬地,以偶數中間數“六”稱陰爻,八卦成于三,地成于二,故陰爻以六為尊。
除此之外,世間五行之數“一二三四五”,依托《河圖》之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一二三四五中,一三五為陽數,合為九,二四為陰數,合為六。
此中又符合了三陽二陰,參天兩地之說。
如此衍生,《易》中六陰為極陰,八陰反倒是成了少陰。
當然,《易》求變,六為老陰,八為少陰,并非恒定,但萬載寒蚿凝聚的六大化身,卻已經暗合六陰消盡一陽生之理。
簡而言之,也就是萬載寒蚿已經走上了極陰生陽的路子,更進一步,它就可以將六大化身合二為一,便可鑄就九**體。
“看來,我來的還真是時候!”元清微望著萬載寒蚿,透過寒蚿體外濃郁的孽氣,可以看到一枚枚充斥著極寒氣息,找不到純陽元炁的元丹,這真是他所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