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蒙古人的騎射天下聞名,這是燕人都不得不承認的事情。
騎馬比的是騎術,射箭比的是準頭。
不得不說,達巴拉干能成為格拉圖汗部年輕人里的翹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看著他身形魁梧,但他在馬上敏捷得不可思議。
為了以示公正,馬都是選的一樣的馬,參與比試的人要駕著馬跑到盡頭插了旗子的所在之地,拿到放在那里的弓。
同時,在回程路上,要分別射掉放在沿路三張桌子上的三枚果子。
期間不能停頓,停頓視為失敗。
整個過程不光考驗了騎術,同樣也考驗了箭術。
尤其中間不能停頓,也就說在去的路上,你不光要注意終點,還要記住果子的放置地點,這樣你才能才回程路上,做到馬不停射出箭矢。
而馬不停射箭,是十分考驗騎術的,一個不慎就容易從馬上摔落下來。
同時,馬在急速飛馳下,稍微有點失誤,箭矢就會落空。
此時,比試已經開始了。
一人騎黑馬,一人騎棕馬。
場上之人就見到兩道影子,以極快的速度飛射而出。
從到終點,不過只有五百米,眨個眼的功夫,兩匹駿馬已然回程。
該到射箭的時候。
兩人皆是緊握手中的弓箭,箭矢已上弦搭好,只等瞄準后射出。
此時兩人雙手皆沒有握住馬韁,考驗騎術的時候也來了。
為了區別,雙方的果子一個在左側一個右側,所以雙方根本看不見另一人的動作。
隨著咻咻咻,三箭而出。
兩匹馬幾乎同時到達了終點。
已經有人去查看擺于道路兩側的果子,不多時果子的殘骸被人取了來,皆放于托盤之上,供以所有人參觀。
一邊的果子全碎,都是殘骸。
另一邊的果子竟都是完整的。
不光是完整的,每個果子上都插著一根箭矢,以至于十分醒目,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這三顆果子上。
人群里傳來紛紛的議論聲。
“這三顆果子是誰的竟一個都沒有碎。”
“這是沒碎好,還是碎了的好”
“當然是碎了的好,說明力氣大,射箭若無力氣,哪里射得死人”
就有人不服氣了。
“這不是比箭術,又不是比力氣”
就在眾說紛紜之中,答案揭曉了。
沒碎的三顆果子是衛琦的。
你說果子沒碎,但箭矢確實中了果子,可他們以前遇到的情況,都是果子被擊碎了的。
“大汗,您看這怎么判”
負責裁判的人,一時有些為難了。
“以前怎么判就怎么判,這點小事還用問本汗”
負責裁判的人瞧了瞧大汗的臉色,心里已經明白了。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