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惴惴不安的一個半小時以后,一行人終于進入研究院,大家開始狂奔,一路上,每個人都在問路人“科學基金在哪里答辯”
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反應,有的一臉茫然,有的表述不清,有的不僅不回答,反而還對提問的人問出了更多的問題,一陣慌亂以后,總算是趕到了。
眾人的表情凝重起來,因為在走廊,他們已經聽到了卓群的聲音,聶小滿三步并作兩步,透過大教室的落地窗,看到了里面侃侃而談的卓群,那是一個他從來沒見過的人,自信,挺拔,雪白的襯衫,黑色的領結,一個恰到好處的馬甲更顯得他文質彬彬。
聶小滿有一瞬間的錯覺,這個人不是卓群,她認識的卓群應該在地里,穿著農科院發的衣服,擼著袖管,腳下踩著灰色的女生用力把腳,再踏下去新的一步。
“接下來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我們這個項目的創新之處,主要是在它的結構部分”
卓群講的沒錯,他對這個項目的認識也比較透徹,看來常年來跟他們一起玩耍,制造追求聶小滿的假象都是他很有心機的行為。他不僅有心機,還真正懂技術,是個人才。他用簡明扼要的語言詳盡的介紹了這個項目結構上面的所有優勢又或者是創新之處。因為聶小滿看到臺下的評委不住的點著頭,這個時候進行論文答辯,還沒有t演講,如果有的話,卓群一定能表現的更加瀟灑自如,他現在不得不將所有的資料制作復印件,也許甚至可能是手抄件交給每一位專家評委,當評委們有疑問的時候,他還要走下臺認真的傾聽和解答。
有一個專家突然問他“你知道我們這個項目基金今年撥下來的款項有多少嗎你憑什么覺得自己的項目值得這一筆基金。”
“問的好。老師們,據我所知,農科院系統已經有三年沒有獲得過國家科研基金了,作為業界數一數二的龍頭,這些人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個中原因,我也了解過很多,有些人說農業科學要不行了,又有人說現在新興經濟興起,農科院看著還行,但也只是受死的駱駝,比馬大,實際上早已被掏空。有建樹的人才都不愿意來學農,但我想說人只有吃飽了肚子才能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這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也是幾百年驗證不滅的真理。這幾年我們沒拿到科研基金,只是因為我們的項目不夠新,并不代表著我們不夠重要,已經在實踐中的項目,不斷的提高著我們的糧食產量,不斷的富強著我們國家的人民,而我們這些年輕人也在不斷的設想新的項目,能讓國家在其他方面高速發展的時候,人民吃得飽穿得暖,沒有后顧之憂。”
卓群說完,臺下的專家都鼓起了掌,幾個專家互相眼神交流并不住的點頭,卓群說的很好,這是無數學農的年輕人的心聲。
農業永遠是支撐一個國家的重要產業,這絕不是虛言,不管社會怎么變化,第一步都是要讓人民吃飽飯。但是即使卓群說的再感動,也無法感動聶小滿和聶小滿身后的這一幫人。卓群說的越好聽,他們心里憤憤的,拳頭就握得越緊。
“小滿。怎么辦”他們一直沒有動,直到走廊盡頭學姐快速的跑了過來,“小滿,白教授來了,鐘老師也來了。”小滿總算放了心,該來的人都出現了,那么下一刻就是她出場的時候了。
評審臺上專家繼續問“我注意到你的虹吸管路建構上有一個很奇怪的拐點。可以告訴我為什么這樣設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