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聶小滿好久沒聽到過了,聶小滿邊往曬場走,邊仔細回憶。
立春手工做一只春牛,然后找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將牛一錘一錘打破,露出牛肚子里面的五谷雜糧,代表著明年一整年的豐收,這個儀式說是習俗也算不上,因為要投入的成本有些高,尋常人家不可能有時間制作一頭春牛,更別提在它的肚子里裝滿五谷雜糧了,所以必定是有人牽頭。
在這個年代,打春牛十分盛行,主要是由各級村委干部牽頭,在立春那天進行打春牛的儀式,一來可以聚集民眾的齊心,二來也是為來年的豐收討個好彩頭,讓大家對新的一年充滿期盼。
再過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以后打春牛這種需要耗費時間精力和成本的儀式,也就慢慢消失在我們生活中了,聶小滿沒想到自己穿越過來,還有機會見一眼打春牛。
說起打吹牛,自然是領導班子最忙碌了,不僅要準備大量的五谷雜糧,還要尋覓合適的原材料去制作它。從選址到泥塑,保護到最后立春開打,無一不需要人力的支持和守護。
曬場很好走,人越來越多,一些興奮的小孩子們,他們圍繞著曬場中間,不斷的拿石子,像曬場中間那個被布蒙住的形狀投擲,也不斷的有村委干部出來大聲呵斥,然而孩子們嘻嘻哈哈不多久就沒了蹤影,再過一段時間又會場景再現一次。
聶小滿凝神看,曬場中間那個被布蒙住的東西就是春牛吧,雖然蒙了好幾層厚,但也能大致看出形狀。若真是在立春之前就被人打碎了,不但好兆頭沒了,反而會讓整村人都失望,所以村委干部一連派了好幾個守在這里,估計是連覺也睡不得了。
聶小滿看到了當年的計分員,聽哥哥說,他好像已經升職為副書記了,看到了熟悉的人,聶小滿跑過去。
“副書記,好久不見了。”
“喲,是小滿啊,我早聽說你回來了,一直想去看看你呢,可惜你看我這也脫不開身,等打完春牛一定到你家去拜年啊。”
“你們村委心系群眾,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就別給你們添麻煩了。等辦完了大事回頭一定要好好休息休息。等空了再談拜年。哦對了,我四哥呢沒看見他。”
“這個”記分員臉上有些為難的神色。
聶小滿立即察覺“哥哥不會出什么事了吧”出于對四個本能的關心,聶小滿脫口而出。
記分員更是有些糾結,不夠很快他還是據實以告“小滿,其實書記他最近都沒來工作。”
什么聽到這句話聶小滿簡直有些不敢相信,根本沒來工作且不說自己回來哥哥有事要忙不回家,那還有兩個失散多年的哥哥終于榮歸故里,聶大滿不僅沒在工作,這么久了也沒來看一眼,實在說不過去。
還好今天她來了,要是兩個哥哥找來,知道了這樣的事,該有多難過啊不行,一定要在哥哥和爸爸媽媽發現以前,把聶大滿找到,帶他回去。
“副書記,他在哪兒”
副書記低下了頭,顯然是在斟酌,然而斟酌半天,似乎也沒有什么委婉的說法“小滿,其實他在村東頭老周家。”
“老周家他去老周家干什么一直在”哥哥一般都是去做調解,但是去做調解就算遇到再難纏的人家,也不至于這么久“到底是怎么回事”
副書記“具體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但是聶小滿,你要是去找他,還是別太張揚,給你哥留點面子。”
副書記顯然不愿意再多說,看到幾個孩子又來偷打春牛,轉身呵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