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月亮升上了天空,照亮了年輕的心,那兩顆心激烈的燃燒著。
為了高考,聶小滿瘋狂復習,在這一年,她送走了劉強,孫老師,送走了常引,史紅霞,紅花農場的人員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山青認清自己回城期難定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按時回城,接受了現實,與聶小滿一起努力學習,農場里被他們感染的人不在少數,回城有先有后,有按時有延遲,但高考的鑼鼓會一直敲響,以后,所有人都一樣,都能參加高考。
會讀書的人,早早決定走上高考的路,那些上過掃盲班,能讀點簡單文字的人也投身進農業的學習中,聶小滿叫他們讀種植糧食的方法,優化紅花農場的農作物結構,最重要是根據氣候,農事,因地制宜。
不少人種地的經驗比聶小滿豐富,但學習了農業知識以后,原有的陳舊的思想被逐漸打破,紅花農場的種植水平已經能跟省內原本的種植大區相媲美。
通過動態的傳遞,紅花農場老人教新人,新人再教新人,每個走出農場的人,都發生了徹頭徹尾的改變。
高考終于結束了。
不少農場里的人,在高考結束以后看到平靜的聶小滿心里都挺疑惑的,聶小滿這個表現是考得好呢還是考得不好呢
他們去問高山青,高山青都會含含糊糊的說考得不太好,但聶小滿對于考試的事情閉口不提,如往常一樣認真的工作,該下地的時候下地,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讀書的時候還依舊在讀書。
就好像高考,只是一件例行公事,完了就完了,該怎么生活還是怎么生活。
聶小滿明明跨越了幾十里路,去過了考場,度過了不平凡的三天,又迎著嚴寒回來了,這好像什么都沒經歷過一樣,相反的對于快過年這件事聶小滿倒是挺上心的。
“今年是我在紅花農場度過的第三個年頭,特別想好好的過一個年。”聶小滿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積蓄和高山青一起去置辦過年的物資用品。
雖然外人看不出來聶小滿的平靜是因為什么,但高山青知道,這是因為聶小滿要走了。
她努力保持平靜,只是為了不給別人太大的壓力。
1977年6月,高山青收到了家里的信,自己大哥因為偷東西被村委抓了,這是他第三次被抓,都說事不過三,但爸爸媽媽實在不忍心讓大哥離開,大哥剛娶了媳婦兒,孩子還在襁褓里,要是去勞改家里日子怎么過呀
話里話外高山青都聽明白了,也是他主動說,有我來代替哥哥受懲罰吧。
“孩子啊,咱們全家都對不起你。”
高山青又守護了一次家人。
從那以后高山青便不再指望自己能離開農場了,聶小滿跟她說,以后一定能離開,聶小滿還講了很多光明的未來,但高山青不想想那么長遠,他要活在當下。
但在他的老家里,老高家因為有人已經在農場改造。在老高家人再三求情下,沒有發配他的哥哥,畢竟他是這個家里唯一的頂梁柱,他走了一家子老弱病幼確實沒辦法生存。
這幾年來高山青成長了很多。
他首先認清了現實,他不那么優秀。也認清了,家人的無力,于是便索性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上努力起來,既然離不開農場,那就沉下心來和其他人一起學習種植技術,既然離不開農場,那么就作為一個有經驗的人,在新舊交替,人員更迭的農場里,把所有的規則方法經驗傳承下去。
如果有一天,他幸運,那一定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所以,他還是跟著聶小滿一起學習。
高考結束了,就算聶小滿不說,他也知道,那些題目對于聶小滿來說,簡直是老鼠掉進了米缸。
聶小滿,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