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大滿成為了大隊長以后,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聶小滿想要買磚的事兒,又要耽擱了。
聶小滿坐在院子里面思考那里的磚窯可以去試試看,看著知青大院里那一排房子,不由得心生感慨。
當年在聶家村,這房子是新建的吧,經過這么多年風雨的洗刷,看著也破破爛爛的了,以前知青大院算是村里的好地方,但隨著大家逐漸富裕起來,各家都修起了房子,弄起了院子。
這個時候,知青大院相比而言,反而殘破。
看著看著林樂成家的門開了,兩個人四目相對,林樂成不好意思的收回目光。
這是以后的霸總嗎怎么看上去畏畏縮縮的他是怕聶小滿嗎怕她吃了他不成。
宣講會的時候林樂成也趕到了,在最后跟聶小滿一起上臺發表了最終的感謝。
三年沒見,林樂成變得很多。男主的氣質,一點一點凸顯出來。
沒錯,他聰明,大方,思路清晰,和小說里面寫的一模一樣,正是因為這些特質日后他成了霸總。
林樂成根本就不用做什么,在主角光環的帶動下,他的人生軌跡依然會光輝萬丈。
只是現在他看到聶小滿,滿臉都寫著尷尬。
偏偏不巧,他媽也出來倒洗臉水。一盆子水破出來的時候,兒子都沒來得及閃避開。
“樂成,你這是看啥呢”循著兒子的目光,林家嫂子看見了聶小滿。
她抿抿嘴,低下了頭,趕緊回自己房間去了。
林家嫂子這一輩子,過得不開心不順心,最大的原因就是她總覺得自己能夠預測未來,通過事先布局,改變命運。
在最初知青下放的時候,那么多的人里面,林家覺得自己有熟人有門路,應該很快能回去。
有些人也確實很快就回去了,不是他們。
好不容易,她家老人求爺爺告奶奶跟她說終于可以申請回城的時候,聶家村的知青,當時闖了大禍和本地村民打了起來,爆發了有一定規模的對立和沖突。
知青們全部都受了罰。
林家嫂子為了免于受罰,向全村人承諾,自己與聶家村是命運共同體,跟別的知青不一樣。她選擇的證明方式也很特別,就是選了聶小滿跟他兒子林樂成訂婚。
這招在古代叫和親,想不到起了一些作用。
大家雖然很懵逼,但也相信了她家留下來的意愿,到后來聶小滿的名聲越來越爛,而林家的日子越過越好,跟家里人幾封書信往來,林家嫂子,覺得自己有回城的希望,這時候要是再跟那個聶小滿扯上關系,恐怕會回不了城,萬一回了城,還要負擔聶家,那不是很麻煩
于是她就宣傳聶小滿的惡行,毀了當初自己定下來的婚約。
那個時候她想的是讓林樂成先離開聶家村,哪怕是去紅花農場改造也行。
她聽說紅花農場改造三年,必然是可以返鄉的,要返哪里可以自己填,到時候就讓林樂成填首都,林樂成就能回去了。
他們老兩口在這里受一輩子的苦也無所謂,如果能把孩子送回去,那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但沒想到,聶小滿退婚退的那么爽氣,還主動提出了要去紅花農場,看上去怎么都是吃虧,實際上林家嫂子委屈的不行,因為最吃虧的是他們林家。
不管是聶小滿主動提出退婚,還是他們強迫的,在別人的眼里,林家都言而無信。
林樂成退婚以后,失魂落魄,仿佛人生都變得黑暗了,她這個當媽的,全都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