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去縣城工作已經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了,但是他們沒有機會,農民的身份讓他們不得不背朝黃土面朝天,多少人托關系找人脈都討不到一份縣城的穩定工作,而呂一既然以殘疾人的身份進入了殘聯,從而獲得了去縣城工作的機會,別說工作了,這還管吃管住呢,簡直比神仙日子還快活。
呂家公婆摸摸兩行淚“隊長,我們就這一個兒子啊,讓我們回家商量商量吧。”
旁邊的民眾說“還商量什么,這不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
“喂你嘴里你都不吃”
“唉,你們要是放棄了,跟我說一聲啊,我去。”
“你又不是殘疾人”
“我可以把自己打成殘疾人。”
“好啦好啦。”聶大滿嚴肅的說。“大隊長是為人民謀福利的,但是有如果有人弄虛作假,以達到某種目的故意做不仁不義的事情,大隊長也可以按照公社的規定處罰大家。”
沒人敢再說話了。
聶大滿說“凡事都要按流程走,咱們國家是講究法律的,民眾不滿,可以向上級提,上級一定會重視每一個人提出的意見,但如果試圖攪亂這種層級結構,不但會延誤大家的工作,還可能沒有辦法得到確切的答復,所以在日后咱們生產隊有啥事兒大家都可以跟我講,我是基層干部,就是為大家謀福利,為大家發聲的,大家都聽明白了,就散了吧。”
從那以后聶大滿的威信就算是真正樹立起來了。
他真正的成為了聶家村的精神支柱。
聶小滿看著哥哥,心中也生出無限的驕傲和自豪,到底是我哥哥發揮出了自己真正的實力,讓全村的人心服口服,這就是我的哥哥。
不過這個哥哥似乎也有煩惱。
聶家村所在的公社因為地處偏遠,公路不通,所以得到特批,已錄取的學生整體推遲一年入學。
但這都過了小半年了,答應妹妹的事情還沒辦到,妹妹至今還住在他的單身宿舍里,而自己住在辦公室雖然方便工作,但葉讓妹妹不斷的心疼。
聶小滿的圖紙早都畫好了,泥沙他也準備好了,木材也準備好了,可是這磚的條子卻遲遲也批不到。
他的憂愁被聶小滿看出來了。
“哥哥,你是不是覺得買不到磚,很不開心啊”
“我愧疚,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給你一個家。”
“哥哥,有你和爸爸媽媽在的地方就是家。”
“對,有你有爸媽就是家,哥哥一定好好努力,攢錢買磚,給你造一個永遠的避風港。”
哥哥就是太重情義了,所以特別看重這些維持家人情誼的小事,但其實這樣的話也會讓他自己特別心累。
想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是不太可能的,聶小滿也不會這么做,那么最好就是能幫哥哥處理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