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三娘,這不尋思早點過來幫忙么。”他不可能跟其他堂兄弟們一樣來,必需得早點到才行。
“行,要干活也得吃飽了飯再干,老大媳婦,你拿兩干凈碗過來”
昨天晚上借了不少碗筷,今天倒是不缺。
于小紅應下去拿碗,徐月芽很有眼色地幫著盛飯。
趙桂花臉暴紅
“三娘,我們在家吃了,不用再吃的。”
大喜的日子李麗娟不想嘆氣,吃啥吃啊,她都聽到她肚子咕咕響了。
“吃了就幫三娘打掃下飯,今天飯做多了,還剩幾勺,你們就吃了,省得還占個盆。”
苗于喜喉嚨動了幾動,將還未涌上的眼淚咽下,對求助地看著他的媳婦點頭
“三娘讓吃就吃吧。”
那媳婦都沒敢夾菜,就著咸菜,吃了起來。即使看得出來強忍著了,仍是幾大口就吃完了一碗。
苗爺爺抽著煙袋,不說話。
苗奶奶強忍著氣
“行了,趕緊去跟著你大富哥去忙活吧。”
苗于喜應聲跟著去干活,他媳婦則緊跟著于小紅,于小紅做什么她就跟著幫忙做什么。
徐月芽后怕地拍拍胸口
“幸好咱媽不是四嬸那樣的,不然我和大嫂可咋活”
茵茵無語
“二嫂又說啥呢”
“你還不信你看喜子媳婦,人也挺勤快的,可剛才進來時你看著沒,走道都打晃了,顯然四嬸沒少磋磨人,聽說她剛嫁過來那天四嬸就不愿意了,說她嫁過來沒帶糧,家里沒她的糧食吃”
茵茵倒吸口氣
“現在誰家結婚是帶糧食當陪嫁的”
“就是,有人就那么缺德唄”
“你又在那瞎教你老妹呢”苗奶奶說徐月芽。
“雖然都不帶糧食嫁人,但不少回門的時候娘家知道疼姑娘的多少都給給一面袋的苞米面啥的,讓帶回去。”
只不過喜子媳婦情況特殊,估計見不著糧食,老四媳婦這才一天都不等就發作人。
茵茵卻有別的想法,她覺得這是她四嬸趁機立威,故意給兒媳婦的下馬威。
不一會兒李姥姥和茵茵的幾個舅舅、舅媽都來了。
娘家人親,一般有事都會提早來。
看到家里多了個眼生的姑娘,連忙問李麗娟
“這誰家姑娘啊”
李麗娟照著昨晚說好的詞解釋
“這是我大爺家我姐的孩子,她嫁到客山去了,他們家孩子多,街道就要求得安排下鄉當知青,偏巧這孩子的哥姐都訂婚的訂婚,結婚的結婚了,就剩她一個,她媽干脆就把她送到我們這來了,打算讓她在這跟茵茵一塊上幾年學,到時回去再安排個工作,這是舍不得她。”
李麗娟大爺和他們家不在一個地方,十幾二十年都沒聯系過了,也不怕揭穿了。
再說他們的好奇心也沒那么重,聽到這樣說也沒人深問,只將話題扯到知青的事情上了,不一會兒苗家人過來,李麗娟也是這樣解釋,于是就這么一會兒工夫,孫琪的身份就定下了。
這會兒辦喜事,直近親戚不止要隨錢,還會隨點東西,大多都是被面、褥面的,也有枕巾或者送布的,甚至還有送把粉條的。
反正今天茵茵是大開眼界了,這隨禮的禮金都不算多,十塊、八塊、五塊,還有關系一般的隨一塊、五毛的,但收到的東西卻是很有意思。
這邊茵茵是親戚們話題的焦點,學習好,參加了省比賽得到一等獎,冠軍啊還在市報上發表文章能賺錢,最關鍵的還是未來的大學生
茵茵被他們問得頭都暈了,好在這會兒市里的親戚們到了,總算是叫她松了口氣。
“姨姥、老姨你們來了舅老爺也來了快請進屋”后面還有幾個茵茵的表姨、表舅,被李麗娟和苗學松迎了進來,這下屋里更是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