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啥地,四篇作文都入選了,不過算不了得獎,得等到省里的評比出來,如果能入選省里前百篇作秀作文,那才叫得獎呢”
剛才她的紅包群里傳來隨機任務完成的聲音,積分入賬的悅耳聲聽得她心情愉悅,一篇入圍獲得十積分,一下就進了四十積分啊發財了
苗奶奶也露出舒心的笑
“好,茵茵不愧是我們老苗家的大作家”
李麗娟也高興得很
“我老姑娘就是這么有出息等著,媽晚上給你烙餡餅吃,好好犒勞犒勞我老姑娘”
茵茵在長輩面前愛嬌,不好意思道
“現在就慶祝,早了點吧,還是等省里的成績出來再說吧”
現在只知道她的作文入圍市級前百,也不知道名次如何,如果名次靠后,那到省里就真還不一定呢。
其實對在市里入圍茵茵還是有把握呢,就憑她數學競賽省里一等獎的名頭,市里至少會選中她一篇作文的。
這屬于看人的名,一種潛、規則。
這樣把自己的名字推到省里,如果自己的作文不能得獎,那也沒啥損失,不過是占了百分之一的名額,如果能得獎,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的事。
只沒想到自己的四篇作文都選上,等明天上學應該就能看到成績了,如果成績排前面,那就是真的入了評委的眼,如果靠后,呵呵
李麗娟卻不管那個
“不管你省里能不能得獎,能在市排上名次就是有本事,就是有功了媽你先自己做衣裳,我去活面去”
苗奶奶點頭
“你忙你的,這點活我天黑前就能做出來了。今年過年得上王校長家竄個門,有事就來通知,得記人家的情。”
“可不是咋的,等過年叫茵茵和她爹拿四盒禮就看看人家。”
李麗娟一邊往外走,一邊說,出了門又喊
“華子華子看你三嫂回來沒,如果沒回來你去喊一聲,太陽都快落下去了”
“聽著了”苗于華在外邊回答。
茵茵好奇地問她奶
“我三嫂上哪去了”
“回門子去了,結婚后第一次回娘家,要不就住下,要回婆家不能趕太陽下山后。”苗奶奶給茵茵說了下她們這里的老規矩。
茵茵“哦”了聲,又學到了新知識。
回門子,一般婚后三天、五天回沒個一定,嫁得遠的或者趕上農忙時候,一個月后回的都有。
巧蘭就是五天回的,三天的時候家里正忙著包豆包,活多她就沒回。
今天剛好家里活不太多,在李麗娟的提醒下,巧蘭就帶著李麗娟給收拾的四盒禮回娘家了。
兩家離這么近,喊一聲就能聽著,巧蘭媽自然也知道她回來了。
還真別說,這人在跟前的時候還不覺得如何,這一離開那就知道巧蘭的重要了。
平時巧蘭勤快,又會干活,能干活,家里外邊不管她多操心就拾掇得整整齊齊了。
現在她一嫁人,這一下家里就多出來那么多的活,也就明顯能看出來巧枝和巧蘭的差別所在。
人就怕比較,這一比較,巧蘭媽就想她了。
即使人就嫁到隔壁,站院子里就能瞅著,巧蘭媽還是覺得心里酸酸的,看到巧蘭回來很親熱。
“咋就你自己回來的,于榮沒跟你一塊么”
巧蘭將四盒禮放柜蓋上,邊解圍巾邊道
“上街里干活去了,我沒讓他跟著,就這幾步道我又不是找不著,還用他送么”一天一塊多錢呢,巧蘭哪愿意為了個臉面叫他耽誤不掙錢。
提到這事巧蘭媽自然就沒意見了,羨慕道
“你婆家是有本事,這有個場子就是好,好幾頭大馬,天天去街上能掙幾個活錢,多好啊一天能掙著多少”
“掙不了多少,馬和車都是場子里的,他們使每天都要交一半的錢給場子里的,反正不管咋地,能掙一分是一分吧,要不在家也沒啥活干,呆著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