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排名第一的是自己的那篇議論文,另外三篇一個排了第十名,一個排了第十二名,一個第十九名,倒還算好,都在前二十名內,這代表著確實是自己的作文入了評委老師的眼了。
茵茵松了口氣。
她之前就有心理準備,成績不可能會太好,別看這是中學生作文比賽,但實際上比的還是老師,許多學校都是語文老師挑自己教的語文學得好的學生出來,叫他們寫了作文,之后老師再修改,修改過后的作文才去參加比賽,也就是說,其實這些作文里面絕大多數都是老師寫的,掛的學生名頭
倒不是說茵茵怕跟老師比賽,而是老師的思想趨向與評委老師的趨向相近,在評委批卷時更容易選擇這類的。
尤其她的理念在很多方面與當前時代不太相同,所在作文上她并不占太多優勢,即使有群主推薦的課程,她也心里沒底。
就如同古代考科舉的,每次都要事先打聽好主考官是誰,打聽他的政治傾向,這都是為了考中做準備。
不然為什么那么多才子屢試不中,并不是因為他們文章寫的不好,而是不符合主考官也就是批卷人的觀點
這就是語文和數學競賽的差別所在,數學答案是固定的,不管批卷老師喜不喜歡你,都不影響成績,作文比賽可就不是這樣了。
總之,這次的成績已經超出她的預期了,茵茵很高興。
李校長也高興極了,茵茵目前可是他們學校的學生,取得的成就也歸學校的。
想了下,校長猶豫地開口
“苗茵茵啊,你是決定明年下半年上市一中就讀么真的不考慮咱們學校你都能穩上大學了,其實在哪上高中都是一樣的在咱們這上,我也能給你和市一中一樣的待遇,再說咱們鄉中學離你家又近,學生和老師又都是你熟悉的,不比在一中強”
茵茵心里覺得好笑,都一學期要結束了也沒見李校長提這事,她還以為他放棄招攬自己了呢,沒想到這會兒提出來了。
想了下也沒直接拒絕
“校長說的有道理,不過這事我得跟我爹媽商量下才行,我還小,大事得聽他們的。”
校長點頭
“那是自然,過兩天我倒出空來正好去你家家訪一下,對了,你替咱們學校取得了榮譽,咱們學校不能沒有表示”
校長將一個紅色硬皮筆記本及一個燒水用的大鐵皮壺遞給茵茵。
茵茵努力維持住要裂開的表情,認真地道謝。
校長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咱們是鄉級中學,經費是不能跟大地方比當然,你這么優秀,明年教委肯定能多給咱們撥點經費的”
這就是有出色學生的好處。
茵茵一手拿著筆記本及四張獎狀一樣的證書,一手拎著大茶壺回到教室。
一進來同學便熱情地要幫她拎,還有人在問她
“班長,這學期都要結束了,咱們班還換新的茶壺么”
茵茵僵著臉
“不是咱們班的,是校長給我的獎勵”
“獎勵”
大家都圍了過來,問她是不是作文得獎了,嘰嘰喳喳的,都聽不清誰說的什么話了。
放學回家時,大茶壺就掛在老哥的車把上,一路上丁丁當當的響著,好容易到家,沒想到家里還有不少人在坐著說話。
這群人正圍著李麗娟在說茵茵的事呢。
她老姑娘作文得獎了,李麗娟哪還忍得住自然得宣揚宣揚。
一個同輩的嫂子問她
“娟子,你姑娘是又得了一等獎么”
李麗娟鄙視一看了她一眼
“你就只知道一等獎吧,還懂個啥人家那是要選出一百個優秀的作文出來,全市就一百個我姑娘就占了四個那得多有本事啊”
“這倒是,要我說啊,這上學的就得學習好才有用,像你們家茵茵似的,今兒得個獎,明個得個獎的,還能上大學,這才叫有出息,其他的念了也都是白念。”另一人道。
她家孩子還想上高中,她不太想供,這才有這個感慨。
李麗娟可不愿意聽這話
“你這說的,有沒有出息,還是多上點學好哪能個個都是得考第一了才能上要照你這樣說,我老姑娘之前拿了省里比賽第一名,那咱們這幾個省的其他學生都白上了,不用上學了唄那咋能行”
“這話是理呢,你看娟子家不都是初中畢業、高中畢業的”
那個嬸子發愁
“唉,我家要是有嫂子家條件這么好,我也供孩子們個個上高中了。可這不是沒條件么他們還不愿意,哭嘰尿嚎的天天說,要念高中”
李麗娟說話不耽誤干活,手上活就沒停過
“啥樣叫有錢啥樣叫沒錢不都是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