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傳來很多小孩子的笑鬧聲,家家都沒有電視看,孩子們吃了飯便跑到外面成群結隊的放鞭炮或者玩游戲,到處亂跑。
茵茵家院子里埋了一個長長的竿子,竿子上掛著一盞紙糊的燈籠,這會兒點了蠟燭在里面,高高地升起。
不止茵茵家,一般人家都做了燈籠掛在高處,把整個村子都照亮了。
正看著電視,苗奶奶拿了幾根蠟燭進來。
“把這蠟切幾截使吧,也不知道場子里點了燈沒”
苗學松下地
“我過去看看,順便拿點吃的給他姥爺。”
李麗娟趕忙下地去收拾
“蠟放場子里雞舍門口那了。”
“行,我知道了。”
“爹,我跟你一起去”苗于榮忙跟上。
茵茵又拿些暖水果和凍的分開裝,里面還放了點糖,讓他爹帶過去。
李麗娟則收拾點點心和炒貨。
養殖場也掛了燈籠,還是兩盞,就在大門口,站家里院子就能看著。
苗學松到時,李姥爺剛點完蠟燭回來,每個馬棚、牛棚、羊圈、豬圈門口避風處都點了一截蠟燭。
李姥爺正在那烤土豆吃呢。
苗學松父子連忙將帶過來的吃的拿出來
“這都是娟子和茵茵讓我送過來的,還怕你一個待著沒意思,把收音機也給你拿過來聽。還有這是剛包好的餃子,一會兒你撂小鍋煮著吃。”
李姥爺眼睛一亮,看著收音機,沒有拒絕。
把烤好的土豆遞給苗于榮,拿著苗學松帶過來的東西吃起來,邊調了個自己喜歡聽的節目,邊吃邊聽。
他話少,苗學松跟他也沒多少話說,檢查了下畜牲棚,又給一只大狗,兩只小狗喂了點東西就回去了。
路上苗于榮有點沉默,半天才道
“我姥爺我老舅都沒給我姥爺拿吃的”
大過年的,不管愛吃不愛吃的,不都得準備點零嘴,不能叫人肚子里空著。
苗學松輕嘆
“我聽著你老妹和小葉打電話了,說是開春在場子里多建點雞舍,還要建幾間房子,到時你姥爺和你姥就到場子里住,干活也方便,不用看誰的眼色了。”
這還是他們看著的,往年看不著的,又能怎么樣了。
苗于榮臉上舒緩。
“等你和我媽到老了,我不會讓你們受著一點委屈的”
苗學松心里又是感動,又是欣慰,拍拍比自己都高的兒子
“爹知道,你們兄妹五個都是孝順的爹不愁晚年。”
孝順是一種優良傳統,需要一代一代往下傳遞的,當然也需要長輩以身作則。
苗于榮有點不好意思,再沒有開口,只將姥爺給的烤土豆揣進懷里,回到家給了茵茵。
心大的茵茵還挺高興的,接過來
“姥爺又烤土豆了不對,他該不會只”苗于榮點頭。
茵茵心里有點發堵。
倒是李麗娟好笑地拍了拍她的額頭
“行了,剛才不是送了吃的過去,想那么多也不怕老的快”
兒子能有多孝順
那得取決于兒媳婦的性格。
要她說她老兄弟媳婦已經算是難得的了,人家不可能不給他吃的,肯定是她爹沒拿。
只是家里孩子們和她跟苗學松學的,孝順慣了,見到這情景就覺得他們老舅、老舅媽對他們姥姥、姥爺不好。
茵茵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