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大人很少去別人家竄門子,只有小孩子沒有顧忌到處瘋跑。
到了初二就沒這忌諱了,苗奶奶屋里擠得是水泄不通,都是來看電視的。
沒辦法,人太多屋里空氣不好,苗奶奶只好把靠近走廊的窗子打開通下風。
反正人多也不怕冷,何況走廊里也沒多冷。
今天家里只有老兩口和懷孕的兩個孫媳婦在,兒子、孫子都帶著媳婦、孩子回老丈人家了。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今天一大早李麗娟和苗學松就早早起來收拾要送禮的東西,然后帶著苗于華和茵茵、孫琪還有苗于榮兩口子及苗于貴兩口子去二隊姥姥家。
徐月芽還在跟娘家鬧茅盾,把婆婆給的回娘家竄門四盒禮往她媽炕上一撂,水都沒喝一口就回來了,也不管她媽在后面喊她不回來氣得直罵她。
巧蘭也差不多,她對家里的感情就比較復雜了,家里還剩下的三個親人分了三等,她最惦記的肯定是她媽,其次是她老妹,最后才是她爹。
她老妹被慣壞了,還不太能適應現在身份的轉變,她也不想慣著她了,至于她媽,耳根子軟,心里明白但拿不下主意也是沒用,她爹就可以忽略了。
上回她把茵茵給的東西分了三份,連鴨子都砍成三份,送了自己的三個姐姐家,那是因為她知道,過年回娘家竄門婆婆肯定會讓拿點肉回去。
家里有那么多肉,竄門子用自然是最得臉的禮,哪能不送。
這不,這回就帶著肉回去了。
一進門她爹媽倒是挺高興看到他們回來的,又是拿瓜子,又是拿糖的,她媽就準備把她帶回來的肉化了,晌午包餃子吃。
然后茅盾就來了。
她爹看到那肉有四五斤沉,就想讓她媽分一半出來,給她奶家送去
大過年巧蘭不想看著她爹媽為了這個吵架,這也讓她覺得在苗于榮面前臊得慌,干脆說不吃飯了,直接就回來了。
苗于榮還安慰她
“回家吃正好把昨天剩的飯菜給吃完了”
初一做飯、做菜都做得多,就怕都吃完了不吉利,結果就剩不少。
巧蘭點頭,是啊,家里的剩飯剩菜都要比娘家的拿得出手來。
于是還不等李麗娟收拾好帶回娘家的禮,兩個去老丈人家的兒子都回來了干脆全都帶上,趕輛馬車回去。
剛八點不到,李姥姥就站在二隊村口那往大路上望著。
屯子里出來倒水和沒事溜彎的看到她就過來跟她說話。
“李嫂子這是等你閨女回娘家么”
“可不是咋的,都這點了,還沒回來,我家又沒電話不能打個電話問問,是不是家里來客了不能回來了,讓我等著這個急”
“還不到八點呢,嫂子太著急了,再等等說不上就到了。倒是嫂子這衣裳真好看,太陽光一晃都有光似的,這是啥料的啊”
另外一個婦女也過來加入說話行列
“看起來像是燙絨的,又不太像,這絨有點長。”
李姥姥滿臉地自得
“就是燙絨的不是咱們這邊產的,是我外孫女在省城那買回來的。我說這么好的東西自己留著唄,要不給她奶做衣裳也行,她奶從小把她帶大,多疼她,她不干,非得給我做,還做了兩身呢,家里還一件狼皮大衣呢,不出門我也沒穿出來,說不要都不行,你說這孩子,就是不聽話啊”
“你外孫女多大了,這么有錢么”
“嗐,你不知道,她外孫女在咱們星火大隊可出名了,人長得跟個仙女下凡似的,腦袋瓜也可好使了,聽說參加啥啥比賽得了一等獎呢,光獎金都好幾百塊呢而且她們家的場子,聽說就是上邊看她面子才給批下來的,你說厲害不”
“這么厲害啊”
傳言,傳言,傳著傳著就變成謊言了。
李姥姥并沒有糾正對方關于幾百塊錢的獎金,只是強調
“得了兩回獎了,一回是省里數學比賽得了一等獎,這回是省里的作文比賽,也得獎勵了,還得好幾個呢,聽說下半年就要把我外孫女的作文印在書上給初中、高中的學生們學習了呢”
“哎呀,那可真是了不起啊”
“那可不要不怎么說我有福呢,別看就生了一個姑娘,可這姑娘的福可沒少享,現在還能動彈呢,又要享外孫女的福了我姑娘過年也給我做衣裳了,瞅瞅,我這里面的棉襖就是她給新做的,棉襖面和棉花都是新的,穿著可暖和了不止我,連我家老頭子也是一身新的呢。”
直到把人家羨慕得眼睛都紅了,才看到苗家的馬車過來。
老太太沒心情跟她們說話了,高興地沖著馬車招手。
到了近前,茵茵拉她上車
“姥,大冷天的你不在家里等著,咋還跑外邊來了”
“我這不是心急么,再說家里有人做飯,也用不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