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前李麗娟問大侄女
“大閨女要不要上我們家住幾天”
李秀紋受寵若驚道
“不麻煩大姑了,我在娘家住兩天就回去了。”
李麗娟點頭
“回去用不用套車把你和孩子送回去”反正過年這幾天也不能上街干活。
老舅媽替她回答
“不用的姐,家這離火車站近,到時讓她坐火車回去更快。”
坐火車到方家鎮只要五分鐘,走路不到一個小時,順著鐵路的鐵軌走的話。
“大冬天的還是坐火車方便。”李麗娟點頭沒再勸。
從他們這星火站到方家鎮火車票只要三毛錢,一年才回來一兩次的,誰都不會舍不得那幾毛錢的。
回到家,茵茵看到苗奶奶屋一屋子人正在說話呢,話題的中心就是苗爺爺和苗奶奶的新衣裳。
都是些和他們年紀差不多大的老人,一邊在評論自己兒女,一邊在羨慕苗奶奶。
“還是老姐姐你有福啊,兒子、兒媳婦和孫子、孫女都這么孝順”
苗奶奶得意的很
“我家孩子當然孝順了,尤其是我三兒媳婦,那真是一百個頭的好,沒得說你說我們倆老的往年自己過的時候到過年也不一定添新衣裳啊,這跟老三家歸到一起后,光過年的衣裳就做了兩套,還有棉襖、棉褲呢這在家里還什么活都不讓干,把我們倆老的閑的啊”
老蔣婆子看看她
“這話我信,你瞅你這才幾個月,胖了不少”
“能不胖么天天好吃的都給我們端到面前了,光吃還不讓干活,我這舊的棉襖穿著都有點緊了。”
“那你三兒子和兒媳婦是真孝順,不像我們家那幾個”
這讓茵茵很想笑,看來老太太都是一個樣,她奶竟然和她姥一樣喜歡顯擺。
茵茵見她們說得熱鬧就沒想進去,不想被一個老太太看到,叫她。
“茵茵丫頭從你姥家回來了”
“是,馬姨奶來了奶,你們咋不看電視”
“電視開了好幾個小時,得讓它歇歇啊。”苗奶奶理所當然道。
茵茵
行吧,老人總是會更愛惜一些。
“那你們說話,我去學習了。”
“行,不知道你那屋炕熱不熱乎,我瞅瞅去”
“不用過去了,我看著我喜子哥燒了。”
她剛才看到喜子哥在她屋里掃地上的柴火呢,這是看到她們回來怕屋里冷各屋都燒了。
“燒了就好,坐炕上學吧,別在地上涼著。”這幾天是茵茵的生理期。
別看茵茵身體不咋樣,但來月經卻一點反應都沒有,不痛經。
苗奶奶和李麗娟還是很重視,不讓她坐地上看書學習。
回到自己屋,茵茵問苗于喜
“喜子哥,你啥時候回來的”
一早李麗娟給兒子、兒媳婦們準備回娘家的禮物,自然也沒落下苗于喜這。
盡管趙桂花說不用準備,她也不用回去跟娘家那邊不用再走動,李麗娟還是叫苗于喜走上一趟。
這是他們結婚后第一次過年,能不回去竄個門么這往后不是叫趙家人更瞧不起他。
苗于喜臉上帶著喜意
“也剛回來沒多久,在你嫂子她大爺家吃的飯。”
茵茵點頭
“知道供飯,那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