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去了這是大隊今年也分著拖拉機了”
“是,聽說咱們鄉這批分了十臺拖拉機,就有咱們大隊一臺,還有咱們場子一臺。”
苗學松點頭
“那就行,這玩意金貴,要是就咱們場子有,到時大隊想借著使還不好拒絕,現在大隊也有一臺就好說了。對了,你們幾個學的咋樣”
“挺簡單的,一上手就會開了,關鍵是修車”
苗于貴搶先道,苗于富和苗于榮贊同地點頭。
“那就好,會開了,到時候在場子里開地、中地、收地都方便,看你老妹的那張圖紙,今年得開不少地呢”
“開多少我們都有勁干”苗于榮期待道。
幾兄弟包括苗于喜都跟著點頭。
長輩們滿意了
“你們有這勁就行,今年老天爺要是賞飯,咱們家那就富起來了”
在別人都沒地,還在吃不太飽的情況下,他們家能有這么多地中糧食中菜,不是富起來是什么
這一動員,不管兒子還是兒媳婦們一個個都擦拳磨掌地盼著春耕。
看得茵茵都覺得熱血沸騰了。
她雖沒有哥哥嫂子們這么勤快,但也充滿了干勁。
常言道喜事成雙,第二天茵茵接到通知,說教委要給她頒發獎章,并且省里、市里電視臺還要來采訪她,時間定在了周六下午
茵茵自己只是有點不太自在,但家里人卻高興得快要瘋了。
苗奶奶和李麗娟帶著幾個嫂子打掃屋子,把小樓的玻璃都擦了一遍,亮堂堂的。
苗洪舉特意打了個新的書柜,把茵茵的所有書都裝起來,可關鍵,這書很雜,而且也沒什么高深的能顯示出有文化來啊
茵茵被家人影響的也很緊張。
好容易到了周六,茵茵這天請假了沒有去上學,其他人也都沒去干活,都在家眼巴巴地等著采訪
等待的時間這個難熬啊
茵茵實在受不住她媽緊張的嘮叨,躲到房間里去上網課了。
一個上午過后,初級法語都學完了,也沒見電視臺的記者來。
吃午飯時李麗娟便心不在焉
“咋一個上午都沒來呢”
茵茵不在意道“興許是臨時有事不來了呢。”
“不能吧說不上人家真的就下午來呢,都說好的事,不可能不來”
茵茵沒說話,這個她可說不準。
一般江北人辦事,說了正經辦事時間,但多數會往飯點上趕,有的還會叫你送禮,這叫“勒大脖子”。
如果你不給打發高興了,那你的事也別想辦得漂亮,所以家里都準備對方會來吃晌午飯了,菜都備好料等著了,沒想到沒等來人。
苗洪舉想了想道
“這會兒沒事興許也是好事呢,證明對咱們家茵茵夠看重。”只有不敢得罪的時候才不想著占便宜,這也是一中暗號。
茵茵可沒他們想那么多,她很佛的,來了就該怎么招待,就怎么招待。不來呢,也沒啥,她繼續學她的課程。
不想家里剛收拾完碗筷,對方就到了,開了三輛車,來了有十好幾個人。
來人是三個單位的,一個是教委的,一部分是市長帶著市電視臺的,還有一組自然就是省委及省臺的。
茵茵能在全國數學競賽中取得一等獎,那也是省里的榮耀,自然要做一個專訪并發放獎勵,以顯示省市對此的重視。
“來,苗茵茵同學,這是稿子,一會兒要問的問題都在上面,你先看看答案,盡量別偏離了這個范圍行不”
導演將準備好的稿子遞給她。
茵茵翻了一遍,見上面的問題都是一些常見的。例如家里如何支持上學啊、如何幫助她學習等等。
茵茵覺得沒什么問題,便答應下來。
整個下午的錄制,苗家人就跟那提線的木偶似的,叫怎么說就怎么說,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在內容沒有離了事實,只是稍微潤色了一下,有些夸張。
茵茵也被折騰得不輕,腦子里亂烘烘的,都不知道是怎么渡過這兩個多小時的。
從他們到來調試機器開始,到最后結束采訪,茵茵都沒弄明白自己的價值在哪里,就跟個吉祥物一般的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