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茵茵事先準備了些水泥。
和沙石拌在一起多少要比純沙石的結實得多。
就這樣沿著大壩分段忙了起來。
牟書記一聽茵茵家在修壩,也連忙召集村子里人,全部到大壩邊去加固。
好在除了茵茵家那一片,其他的堤壩沒那么長,牟書記干脆組織人手清理各家門前的防洪水溝。
他早就發現了,遇事跟著苗家走,絕對不會錯的。
再說茵茵,看到這些年輕的士兵們頭上身上披了個雨衣就這樣沖進水里,頓時覺得不太舒坦。
拉住葉隱川
“你們沒有水衩么”
葉隱川笑著搖搖頭。
茵茵咬唇,心里有些難受,卻也沒再說什么。
人多,材料又齊全,到晚上天黑便將自己三個廠子后面的堤壩全部加固好了。
李麗娟帶著苗奶奶和李姥姥煮了很多姜湯,給這些小同志們一人喝上一大碗,又將準備好的一百來套秋天厚運動服讓他們換上。
鞋子沒有,廠子里不生產鞋子,只能將就,接著就開飯了,大米飯、豬肉、兔子肉、雞鴨肉加各種蔬菜做出來的飯菜管飽。
看到一個個年輕人高興地向她道謝,李麗娟眼圈都紅了。
她兒子也在當兵,肯定也參加過這樣類似的任務,對他們好一些,就當是為自己兒子積福了,只盼他在出任務時平平安安的也能遇上好人。
葉隱川也是一身的泥水,和戰士們沒什么差別。
他向來是身先士卒,不會自己躲在后面的。
但完成任務了就不一樣了。
茵茵催著他回家里洗個熱水澡換衣裳和鞋子,然后才來吃飯。
站在服裝廠三樓,茵茵看向遠處的大河,現在從大河那邊沒有多少水流過來了。
葉隱川來到她身邊
“別擔心,這里加固一下,濱江那邊明后天也會有抗洪舉動,到時這里壓力就小了。”
茵茵點頭
“省里沒有抗洪準備么”
“他們都是按經驗辦事的,大河年年漲水,但一般不會淹到住房他們就不當回事。”
當天晚上茵茵下達加急生產任務,服務廠目前生產計劃暫停,加急生產水衩,這兩天能生產出多少算多少。
她和苗于榮親自調試機器,材料之前沒有準備,全憑她開紅包開出來的,還有模具,茵茵不會做模具,是和群主換的現成的。
打開機器全自動裝置,兩天內竟生產出兩千套水衩來。
茵茵原本想直接從空間手環傳給葉隱川,但被他阻止,最終是由苗于貴和苗學松開車到江北軍區送過去的。
這一路的泥濘就別提了。
但效果顯然是不一樣的。
部隊領導如何的表達感激暫且不提,只說這一次的洪水,不止福平市,其他幾個被濱江通過的城市都受了災。
旁人不知道,福平之所以受災不嚴重還是托了茵茵的福,群主特意關照的地方,自然要比旁的地方更風調雨順,天災少。
只說隔壁的綾縣,據說有的地方全部被淹,水都到了膝蓋上,土房泡倒了不少,有的人直接在水里撈魚呢。
受災情況各有輕重,但好在沒出現人命。
各地積極抗洪搶險,尤其濱江主流,地江北軍區的所有軍人努力下,洪水持續時間不長,一個星期后雨停了水也跟著慢慢退了下去。
事后聽葉隱川提了一嘴,好像江北省廳換了五六個領導。
茵茵也沒細聽,她現在注意力都在苗蘇蘇身上。
她有一年多沒見到苗蘇蘇了,這回見到簡直不敢認了,這真的是苗蘇蘇沒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