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妍張了張嘴。
有道理。
兩人面面相覷。
恰在這時,喻才知跟左子皓來了,正在隔壁泳道熱身,葉茹茹就鉆過水線去了隔壁。
自己一個人訓練太無聊,她就喜歡跟他們湊一組,順便用速度欺負一下左子皓,把人嚇得在前面游得飛快,生怕她在后面追上來。
不過最近左子皓也被抓著一起學技術來著,效果還挺明顯,他這些天進步很大,她有時都摸不到他的腳了。
決賽場開始之前,央視直播間中,兩位解說員在和觀眾們聊著天,談談這次比賽。
“這次我們熟知的選手葉茹茹報的項目比較特別,這時她第一次嘗試50米自由泳的項目,聽她的教練何昭宇說,她也是里約賽后才開始練。”李源跟觀眾們介紹著。
“到現在才三四個月,”楊恬感嘆,“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不知道決賽能否給我們一個驚喜。”
李源點點頭,“我有點期待,但是又覺得不能給她太多壓力,畢竟是新項目。”
楊恬“對,畢竟是新項目,爭取站上領獎臺就行。”
從預賽和半決賽來看,葉茹茹游這個項目并不是很出彩。
成績還可以,但是在參賽選手中屬于中流,并沒有多少拿牌的把握。
這種情況放在葉茹茹身上簡直太稀奇了。
通常大家都覺得她拿牌沒問題,再不濟也是爭金保銀,有朝一日竟然還能見到她爭取站上領獎臺。
按照楊恬的說法就是,50自這個項目發揮不出她的太多優勢。
“其實吧,葉茹茹除了大家熟知的爆發力優秀,技術細節到位之外,她還是個策略型選手。”
楊恬解釋著,“大家可能看不出來,其實比賽中每一段的速度都很有門道,何昭宇曾透露過,這些通常都是葉茹茹自己來決定的”
而50米怎么說呢,雖然不能用“莽”來形容,但確實不需要太多策略。
“哇,妹妹真的好厲害。”陶子冉在膝蓋上架著手機,托著腮。
作為忠實粉絲,這次她們又從東京轉移陣地來了溫莎,來看短池世錦賽。
她正坐在賽場中,好友湊在她旁邊,兩人一人一邊耳機,一起盯著屏幕。
坐在比賽現場看電視直播,大概也沒誰了。
前兩天她們在網上曬了機票,引來了一堆羨慕的聲音。
加拿大實在太遠了,多數人都不會花這么多成本過來,只能在網上云看比賽。
她們應一堆姐妹要求多拍點照片,這次還專門帶了相機來。
聽起來追比賽好像是富婆的娛樂,但事實上她們真的還只是學生,機票錢都是平時省吃儉用外加兼職賺來的。
一年的賽季只有那么幾個月,葉茹茹如果比賽沒那么頻繁,她們完全追的起。
相反,那些售賣的周邊她們反而不會怎么入手,因為聽說這只是一種宣傳方式,選手們自己其實并不能在其中獲益很多。
還是直接追比賽來的實在。
每次的機票都是紀念品,如果運氣好,在運動員每天出入場的時候蹲到人,甚至還可以求一張合照或者要個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