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大部分都是東道主國家的觀眾,他們在為自己國家的選手喝彩。
場上氣氛十分熱烈。
種花隊確實如教練員、解說員所知的那般,在短程自由泳項目上不是很強,無論男女。
100米項目也被譽為水上的“百米飛魚”大戰。
但是更換了棒次后,幾人中以短程自由泳為主項,成績最好的商妍游第一棒,一開始竟然就占據了領先位置。
解說員李源看著場上賽況,“種花隊目前排在第一位”
他睜大眼睛。
在一百米自由泳這種項目,哪怕是姑娘們也可以拼得很猛,場上白浪翻飛,水花大得幾乎看不清選手的后半身。
短短二十幾秒的時間,選手們就迅速進入折返。
“啪”“啪”“啪”
接連幾聲滾翻蹬壁的聲音,選手們都像水中最快的魚,在水底沒有絲毫停頓地接上蝶泳腿,然后破出水面,繼續拼搏。
商妍保持住了
從屏幕的左上角看,種花隊目前處在第一的位置,領先第二名澳大利亞隊012秒,領先美國隊047秒。
楊恬在直播中驚訝地說,“天吶,商妍這第一棒游得真的可以,她過幾天還有100自個人單項,我覺得她應該能游出一個不錯的名次。”
最后5米,種花隊依然占據領先優勢,伸手破開水面,到邊觸壁
第二棒祁嘉蕓出發
她呈近乎完美的角度進入水中,迅速接上動作。
觀眾臺上,武向榮眼睛已經瞪了起來。
“這場接力游得不錯啊。”他喃喃道。
不知道在自言自語還是在和身邊的何昭宇討論。
祁嘉蕓接棒稍稍慢了一點,但是也沒慢太多,都在幾個姑娘的預料之中。
預賽后祁嘉蕓跟隊友們打著商量,“我就不游第一棒了,換個人來吧。”
她解釋道,“我是仰泳主項,平時水下出發練得比較多,水上出發占不了多少優勢。”
之前她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棒次是教練組按照成績排的,他們覺得她游第一棒最合適。
可如今她們不甘于現在的名次,想更進一步,就要考慮更多的細節短程項目向來是細節決定成敗,不能放過一絲拖累隊伍的細節問題。
“好。”隊友說,“那你游第二棒。”
她的100自成績也不差,仰泳和自由泳向來是一家,許多技術細節和滾翻都是類似的,她這一棒也游得很好。
前50米,種花隊依然是第一。
轉身出水之后,晶瑩的水花飛濺,手臂劃破空氣,祁嘉蕓努力堅持著。
對手很強,她知道后方兩個隊伍都追得很緊,而且隔壁泳道的荷蘭隊也追了上來。
她的腰間有水流,那是對手在劃水,雙方僅差了半個身位。
進入最后的15米,種花隊、米國隊、澳大利亞隊三支隊伍幾乎齊平,就看誰能在接棒時搶占優勢
“不要搶跳,不要搶跳,不要搶跳”
第三棒的劉嘉藝站在出發臺上,雙手扒著臺面邊緣,不停默念著。
這種關鍵的時刻,既要爭取優勢,又要把控好跳出的時機,哪怕隊友觸壁時間和她的跳出差了001秒,也算犯規。
她的壓力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