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宗的猴妖,口中一澀,看著那一座香爐,舌尖咬出一絲血,大吼道“誰若誅殺此人,可得如意。若亡,敕神。”
如意閣,乃是大圣師祖在諸天之時,修筑的“寶閣”。
亦是,大圣宗的重地,那可是大圣圣祖積雷萬載的仙物,雖說來路都不光明。
而大圣宗,又為藤樓的妖圣十二宗,藤樓之祖,乃為造化界的界主,亦有敕神之權。
這敕神之術,可謂人仙的第二命,雖被敕封為山神或是水神,即便微不足道的城隍,畢竟神魂不滅,總有一線生機。
若是,香火鼎盛,重塑金身,說不定還有破虛諸天的契機。
這就是“天道”,大衍之數五十,取四十九,余下的一,便是萬物的造化。
不論是仙家的一縷燈芯,或是圣者的一雙草鞋,更有大造化者,乃有仙帝發髻中的虱子,修道為仙。
八面城內的修道者,皆是朝蕭問道一望,卻見數十道身影兒,破空而來。
“八羲道人。”
八面城內,有人看出這數十人的底細,便輕聲一呼,入了蕭問道的耳朵。
這幾人,乃是一母同胞,一下生了八個孩子,八人同為劍修,一心一意,善合擊劍陣。
一息間,劍陣已成。
這八羲道人,卻是有過人之處,神魂相交,滴水不漏。
“列。”
八羲道人,亦是如八面城一般,列陣八卦,各列一方,劍式縹緲。
不時,一道電芒而起,朝著蕭問道的眉心而去,便沒了生息。
大圣宗的猴圣,眨巴了幾下眼睛,心中知曉,定是有詐,可他不愿提醒,咬破的舌尖,血色滴落在那座香爐前。
他不信,此子之弱
不過是,扮豬吃老虎,戲耍而已。
那八羲道人亦是一愣,雖是心生謹慎,可他們過于自負。畢竟,誰又能抵得過一位天道者的雷罰之術。
而八羲道人中第七子,便自小便通曉雷法之術,亦是八羲道家的后手。
這一式,不知葬殺多少仙魂。
“碎尸。”
為首的八羲道人,提劍而去,一劍又刺在蕭問道的眉心之上。
“雜碎。”
忽爾,蕭問道猛地睜開眼,亂了八羲道人的心神,一縷天火,焚滅而動。
一念,只余下那第七子,立在原地,眉心懸著一縷天火。
余下之人,化為塵埃,就在這第七子的腳下。
蕭問道將那掌天鏡,懸在掌心,朝著那八羲道人的第七子,籠罩其內。
不時間,那第七子,沒了蹤影兒,卻見掌天鏡內,多了一個巴掌大小的元嬰,卻沒了一絲仙炁。
“此鏡可夠毒的。”蕭問道說著,魂海亦是一蕩。
那魂海之內的“邪道”,看著掌天鏡,動了道心了。
即是蕭問道,看著這掌天鏡,亦是心中掀起一抹懼怕,他一眼看出掌天鏡的玄機。
“封仙滅魂,養天為道。”
但凡,落入掌天鏡內的一切道人,皆是化為精純的仙元,供養其主。
而蕭問道的修為本是天仙境圓滿,如今的丹田元嬰,卻又更上一層,似是有了一絲破虛混沌,修為大羅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