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離開青陽古境的武者,便是派出的族使,召喚流落在外的青陽氏血脈歸宗。
幾日的時間,青陽桓外加青陽炯和大祭司青陽巫,詳細的梳理了族記,對于如今生活在各地的青陽氏血脈做了梳理。
如今實力最強的青陽氏血脈,就是青陽炯這一脈,傳承至青陽第十五位大帝的血統。
除此之外,流落在外的各個支脈中能夠算的上規模只有六支。
傳承至第六位大帝祜脈、第八位大帝的陸脈、第十二位大帝的洸脈,第十三位大帝的靈脈,青陽炯所在的靖脈,還有傳承至青日帝君的青脈,至于其他血脈早已經在漫長歲月中敗落了。
加之因為當年的打擊,青陽帝血似乎也受到了影響,少有再次返祖,這也加劇了青陽氏的敗落。
最后因為青陽自己的原因,雖然他這一支弱小可憐,但是他一人就頂了全族,是為青陽氏髖脈,組成了青陽六大支脈。
這些都是有半王戰力,底蘊比肩強大半王部落的支脈,像是剩下的大大小小血脈分支超過數百道,比肩將部、侯部的支脈更多,想要聚合在一起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召回各個血脈分支,是青陽桓執掌殘破帝印之后所下達的第一道族詔。
歷代先祖需要祭祀,血脈同樣需要重聚,讓所有流淌著青陽血脈的武者,都聚合到一起了,再現青陽榮光。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青陽桓一直帶著石塔深處的祭堂中,探尋著青陽帝印的秘密。
先前在昊源,人皇顯圣,他烙印自己的印記在封土中,引動了青陽血脈顯化,一下子牽連到了整個青陽族群,他并沒有弄清楚的其中究竟蘊含著什么樣的玄妙。
武者修煉,牽扯了太多的因果,但是他還無法洞悉青陽血脈的糾葛和羈絆,和他所領的封土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或者說和他有什么關系。
畢竟封土的爵位,日后就算是傳承,也只承認他流淌著他血脈的后人,只要他血脈后人不斷,其他族人就不可能有機會。
手中看著殘破的帝印,青陽桓眼中露出思索,帝印看不出什么材質鑄成,冰冷的像一塊石頭,上面隱約還可以看到山河紋路。
這是一座帝兵,經歷過青陽族十六代大帝的執掌,被大帝隨身攜帶一百個紀元,就算真的是一塊頑石,也早已經該通靈,何況這是代表著青陽的帝印。
又有什么樣的強者,可以將帝印給摧殘到了這般程度。
難以想象。
在青陽族沒有崩潰的時候,青陽氏就算是放眼諸天,都毫無疑問是諸天最強傳承之一,畢竟相比于諸天萬族來說,皇族實在是太少了,況且諸天萬族中,也不是每一個種族都有皇者出現。
握著帝印,盤坐于祭堂中,青陽桓一坐便超過了一個月的時間,大祭司并沒有前來打擾他,可惜手中的帝印依舊如冰冷的石頭。
噗!
三個月后的某一天,青陽桓摩挲著帝印,大手肌體表面紋路若干涸的河床裂開,鮮血晶瑩涌現,將帝印浸泡。
思索了良久,他想到了血祭之法,青陽帝印,唯有青陽血脈之人才能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