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知夏自從做了初步計劃之后,就開始忙碌起來。
第二天吃過早飯之后,江知夏就戴好了帷帽,領著小曼去了豐安街上。先是去了那兩個書生說的那家關了門的筆墨鋪子看了一下。
江知夏看完之后,大失所望。
那個鋪子嚴格說起來,并不算是在豐安街面上,而是位于豐安街跟一個胡同的交界處,是一個一層的也就兩間房子大小的樣子的鋪子。
也是,一個筆墨鋪子能有多大啊
那鋪子的大門上還貼著一張招租的告示。
江知夏問了旁邊的店家,才知道這個鋪子的房主是個老人。這個鋪子是老人要留著養老的,所以只是往外出租,卻是不打算賣的。
不過,這個鋪子也太小了,完全不符合知夏的要求。
失望過后,知夏又開始給自己打氣,創業哪有那么容易的啊。
于是,江知夏繼續的每天吃過早飯之后,就開始到豐安街上,跟這個店鋪打聽,打聽,跟那個店鋪詢問,詢問的。
小曼每天跟著江知夏奔走,從最開始的興奮,到后來的茫然。
“姑娘,你到底打算做什么啊”小曼看著江知夏把自己領到了一個筆墨鋪子里。然后,詢問筆墨鋪的一個伙計哪種筆墨最好用之后。終于忍不住,疑惑的問道。
姑娘不是說找到營生了,打算開鋪子了嗎
可是,姑娘也不去找牙行找中人問詢鋪子,就是到處的這里跑跑,那里逛逛的。問完這個人,又問那個人。真是奇怪。
前幾天,姑娘還去了一個書鋪里。把書鋪的書挨著翻了好幾本之后,又跑去問了掌柜的,書鋪里的書都是從哪里買來的之后,就一臉失望的回了家。
姑娘居然整天都沒出門。但是,嘴里卻一直念念叨叨的“居然是抄的。居然是抄的。沒有印刷的。”
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好不容易,姑娘今天打起精神出門了,卻又跑來了筆墨鋪子,問人家哪種筆最好用,哪種墨最好用,都是哪里產的,人家都是從哪里進的貨等問題。
得虧,那伙計態度還好。除了最后一個從哪里進貨的問題沒有回答之外,其他的都回答了。
可是,姑娘聽完了伙計的回答,明顯的是失望不已的樣子。
“沒事。”江知夏聽到小曼的問話,意興闌珊的回道。
說完之后,江知夏就買了一套上好的筆墨硯臺讓小曼拿著,心不在焉的開始往外走。
砰的一聲,江知夏在門口撞到了一個剛進門的人身上,她整個人都被反彈的倒了下去,帷帽也隨即跌落在地。
“沒長眼睛嗎”被撞的正主還沒說話,旁邊的小廝就厲聲喝問道。
“對不住。我不是故意的。”江知夏也知道是自己心不在焉沒看路的原因,所以趕緊施禮道歉。
“江姑娘”一道詫異的男聲響起。
江知夏抬頭一看,不認識眼前的男子。但是人家又能喊出她的姓氏,這應該是認識自己的吧江知夏心里一陣嘀咕,她頗為猶豫的欲言又止。
“你又不認識我了”那男子也看到了江知夏的欲言又止,忍俊不禁的說道,“也是,都大半年沒見過了。”
那男子一邊說,一邊要伸手扶起知夏。
江知夏趕緊擺手拒絕,然后用手撐著地,要站起來。
小曼正好趕了過來,把手里的東西都放在了旁邊的地上,趕緊的扶著知夏站起身,然后又給知夏拍身上的塵土。
江知夏有些尷尬的說道“不好意思公子,我識人不太好。公子見笑了。還請公子見諒。不知公子是”
“我是承恩侯府柳文禮。我們這是第三次見面了。”柳文禮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