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呢,很簡單。
陰謀小蘿莉,原名音眸,是某個小王國的臣民,自小天才,名揚全國,被選入王宮做王子伴讀侍女。詭計,原名歸及,是王國小王子,同樣是個天才,而且性格脾氣等各方面非常好,深受國民喜愛,他常常微服出宮體驗民間疾苦,感受民眾想法,是萬眾期待的“未來王”。音眸能入宮便是歸及的功勞。音眸和歸及“快樂”的生活在宮中,“青梅豬馬”,“兩小胡猜”,小小年紀便定下山盟海誓的終身。
“現充都該死”鳥人“贊嘆”道。“趕緊把你倆不高興的事說說,讓我高興高興。”
王國并非只有歸及一個王子,他還有兩個哥哥,品行嘛你懂得,純種反派,我就不多描述。兩個“貨”除了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習慣外,還有“喜愛小孩”的癖好,他們早就盯上聰明可愛的音眸,意圖不軌。某日,趁著歸及與國王談論國家大事,兩位壞王子派人哄騙音眸離開東宮來到御花園。“嘿嘿,小美女,今天你就是我們的啦哈哈哈”兩個壞蛋逼迫音眸,但小姑娘不愿就范,為保清白之身,毫不猶豫,縱身跳下深井雛花未開,已然香消玉殞。
“哎跳井死的而且是被逼死的,那肯定怨氣大,魂魄沉重,如果鬼差不能及時發現,自己應該離不開井吧”秋千最近被鳥人“逼迫”,背誦地府鬼魂輪回條例,所以某些常識還是懂的,“那你是怎么來這的我記得地府鬼差不足,對那種沒有業力死掉的鬼魂一般延后處理,運氣不好要好久好久呢。”
“很簡單,找替身。”鳥人回答。“這,一門大學問,大部分鬼差都靠這個賺外快。”
歸及得知小女友跳井并沒有任何反應,就好像沒發生這件事一樣,很平靜。可是就在眾人以為此事如此“安寧”過去的時候,王宮出事大王子不知為何,稀里糊涂的“那啥”了二王子的母親,也就是國王的貴妃,而二王子在同一夜,迷迷糊糊“那啥”了大王子的兩個女兒。兩位王子因此事爭斗,王宮大亂,刀兵四起,死傷幾百人很“巧合”,混亂中死的人都是當時眼睜睜看著音眸差點被侮辱的“奴才”,其中哄騙音眸出東宮的侍女最慘,被百十人蹂躪,四肢被砍,活活痛死。
“夠狠,我喜歡。”鳥人笑道。
“之后歸及自殺跳井,同時我覺得靈魂舒緩,輕飄飄的,最終得以離開水井。”陰謀小姑娘說道,“年幼時,我家門口路過一個女真人,開口要水喝,我將一碗剛剛吃一口的好粥給她。女真人很滿意,臨走時在我的眉心點了點,之后消失不見。以前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直到歸及死后纏著我的怨氣離開,尋找新死、生氣更重的他,我成為清醒的鬼才明白,真人給我的是一些很特別的法力。我把法力撒進井中,那些粘著軌跡的怨氣便慢慢脫落,他就從水井跑出來從那時起軌跡一直被通緝。”
“橫死之人,多有強烈靈魂波動,易引周圍環境的各種原始能量,比如,怨氣。怨氣若得適當條件可進行本能的、原始的修煉,與橫死者魂魄糾纏,吸收其尚未完全消散的人魂力量,死者因此難離死地。又因怨氣霍亂死者元神,神智昏聵,覬覦活人的充沛生機,所以常有加害過路之人行為。待有另外死者橫死,并產生新的怨氣,老怨氣便脫離原本宿主,匯合新怨氣寄身更新鮮的宿主繼續害人,原本宿主靈魂得以逃離。既是所謂替身現象。”鳥人道,“這種情況有兩種發生的可能性,第一種是人為干預,第二種是意外。你這屬于第二種情況。若非那法力,你的小男友可有的受。聽你訴說,他乃心狠手辣之輩,并且業力纏身,怨氣最愛,恐即使有新宿主亦不會離開,常年受怨氣蠱惑,必成厲鬼,弄不好就會被路過修士或天雷地火滅殺,魂飛魄散。”
“好像很復雜的樣子。”秋千道。
“封建帝王之家,廢長立幼乃是取禍之途,況且算了,不說了,不說了。”鳥人道,“能輕易在魂魄中種下法力,想來不是一般道士。你說說,她穿著如何樣式的道袍”
“道袍不是道袍。”陰謀說,“她雖然自稱道士,但渾身花衣服,我那時也算清醒的,可怎么努力都看不清她的臉,只記得花衣服上繡著很多像真的一樣的荷花。”
“哦荷花”鳥人想了想,“若論花鳥魚蟲的頑主,這三界中,西王母排第二,鴻鈞道祖都不敢稱第一。那么說哎,我說陰謀小妹,你家后來有出生女嬰嗎”
“有啊。”陰謀說,“在我死后幾年,中元節探親時看到家里生下一個孩子,很漂亮,而且天賦過人,不過僅僅活幾歲便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