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大部分為西游記原文改編,只有幾處修改,以符合本書劇情
沒有大圣爺,吃飯喝水都是問題,沙僧和八戒出外化緣,留下唐僧一人等待,假悟空趁機來到,二人爭吵,假悟空打殺唐僧一棒,搶過包裹回去水簾洞。待沙僧八戒歸來,看到玄奘已死,大驚。沙僧心道“這如何是好沒了他,我西行任務不得成,業力無法化解。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各位看官請看好。其實西行一路到這里,沙僧雖自認只為完成玉帝交代歷練任務,但心底已經對唐僧有真感情。人說同甘平地起仇,共苦淵坑得友,風餐露宿這么多年,經歷柴米油鹽,經歷大災小劫,一行人的羈絆要比那些坐在一塊像木頭一樣修煉千萬年的道友深厚。不過,沙僧很抵觸這種“友情”,自小被教育“忠心”和“權勢”,友情這個詞匯對他來說,太過遙遠,太過耀眼,讓他不敢直視。沙僧之前從未得到過友情這種東西,“因愛生恨”,極其厭惡怨恨“友情”,所以現在即使為唐僧死亡著急,為師兄離開不舍也不愿意承認是因為“情義”。八戒那里與沙僧相反,惡氣蔓延元神,神智越發昏聵,在唐僧這里既有師父管束又有師兄苛責,胸中怒火憋悶,早想離開此地好好展一展威風,見唐僧死了,他開口就要分行李離開。二師兄和三師弟因此吵鬧不堪。
“好潑猢猻,打殺我也”沙僧和八戒爭辯,這邊唐僧竟然喘上一口氣,沒死。
沙僧和八戒趕緊過來查看,唐僧稍微緩一緩,說起發生什么。言談話語,淚雨連連,又氣又恨。他氣的是自己不該之前怒斥保護他一路的悟空,恨的是悟空竟然不顧師徒情分想殺他。回想過去這幾年,從五行山到這里,二人雖多有沖突,但感情之堅固,之特殊,絕非八戒沙僧能比,可剛剛那一棒,唐僧的心,涼了,冷了,冰了,碎了。
八戒聽說,表面咬牙切齒,心里卻是興奮不已道“好好好這次終于可以借此名義與你弼馬溫好好打一場。再不能用師兄之名壓我”悟能言欲去教訓悟空。
沙僧抬頭一看,發現八戒雙眼通紅,知道他心中殺意決口,不能去讓他見悟空。說道“你且休發怒,我們扶師父到那山凹人家化些熱茶湯,將先化的飯熱熱,調理師父,再去尋他。”
將唐僧帶到一個農戶家休息幾時,三人商量去花果山要回包裹之事。玄奘說“悟凈去罷。八戒去不得。那猢猻原與你不和,你又說話粗魯,或一言兩句之間,有些差池,他就要打你。”沙僧應承道“我去,我去。”長老又吩咐沙僧道“你到那里,須看個頭勢。他若肯與你包袱,你就假謝謝拿來;若不肯,切莫與他爭競,徑至南海菩薩處,將此情告訴,請菩薩去問他要。”沙僧一一聽從,向八戒道“我今尋他去,你千萬莫篸飖,好生供養師父。這人家亦不可撒潑,恐他不肯供飯,我去就回。”八戒點頭道“我理會得。但你去,討得討不得,次早回來,不要弄做尖擔擔柴兩頭脫也。”沙僧遂捻了訣,駕起云光,直奔東勝神洲而去。
那沙僧在半空里,行經三晝夜方到東洋大海,忽聞波浪之聲,低頭觀看,真個是黑霧漲天陰氣盛,滄溟銜日曉光寒。“奇怪,似乎此地曾有大規模鬼物存在。”無心探查究竟,飛身來到花果山,見到假悟空,幾番言語不和,二人開戰。沙僧當然不是對手,遁逃南海,沒想到在這他“又”遇到悟空,憤恨不已,出手就打,好在觀音菩薩解釋才解開誤會。大圣聽說有人假扮自己打殺唐僧,大驚,帶著沙僧飛去花果山,看到漫山遍野的猴子猴孫叫假悟空猴王,怒發沖冠,三句話不說與其打在一塊。二行者在一處,果是不分真假,好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