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不少孩子都被學堂教壞了。連五谷六畜都不分,你說說,你說說,這如何是好。”甲說道,“幸好我家的沒去。”
“我家孩子也沒去。”乙笑道,“我家孩子一直在家,我手把手教他種地喂豬。現在可厲害了,五谷六畜自然是可以輕松認出來,而且干活特別麻利。有一次城里的孩子傻下鄉見世面,看到我家孩子在耕田,激動壞了,竟然圍著他問東問西,很崇拜他。呵呵呵,城里孩子,呵呵,真是不行啊。沒見識。以后有他們吃苦的時候。”每當想起那些城里的傻孩子圍著自己黑黝黝的兒子時他都特別興奮,總是大聲夸贊自己不讓孩子上學的行為是何等英明。“種地的手藝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五谷六畜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新政策讓城里人這兩樣都不會,實在太廢物啦。還是農村孩子好,以后國家全靠我們的孩兒們啦。”他越說越高興,“有錢人的傻孩子等著吧,你們啥都不會,長大后就是廢人,以后做飯掃地掏廁所蓋房子都得雇我們,你們的錢都得讓我們掙來。哈哈哈”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也不是所有村子都行。”甲說道,“七陵村、六陵村、五陵村太封閉太落后,觀念太守舊,啥都不懂;零陵村和一陵村都是一些吃不得苦受不得罪的廢物,一點不知吃苦是福的道理。也就咱們八陵村和九陵村還行。”
“是啊是啊,東境城全靠八陵村和九陵村。沒有我們國家都得滅亡。”乙笑道,“其實七陵村、六陵村、五陵村還湊合,零陵村和一陵村就是太不行啦。那兩個村子的孩子都學城里孩子,花好多錢上學堂,我呸,什么玩意,有那閑錢不如出去賭幾把,贏點錢買肉買酒呢。”
“我聽說零陵村和一陵村孩子只會玩一些魔晶玩具,很少貼近自然,捉魚摸蝦躲貓貓什么的一點都不會。”甲笑道,“唉還是我們的八陵村和九陵村的孩子好。哎說到下水摸蝦,你家三兒子去年躲貓貓藏河里,結果淹死了”
“嗯。”乙滿不在乎的說,“孩子嘛,多得是,淹死就淹死,無所謂。”他很驕傲的說,“我們八陵村和九陵村的孩子可不像零陵村和一陵村小孩那么嬌貴,死一個兩個不叫事。”
“零陵村和一陵村小孩可是真金貴,”甲嘲諷道,“聽說他們的父母特別寵溺,每天早上都要買北境城運來的新鮮牛奶精米蔬菜嘖嘖嘖,太浪費啦。孩子那玩意,餓不死就得啦。老話說得好,慣子如殺子。怎么能對小孩太好呢。”
“可不是嘛,不讓孩子吃苦,未來一定是廢人。等零陵村和一陵村的孩子長大有他們哭的時候。”乙說道。“反正總的來說,各種亂七八糟的國策把孩子養廢啦。”
“對啊。”甲說道,“我記得有一年女昏君出了個禁止家暴的政策。我呸什么玩意老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老祖宗的話是教育給誰聽的怎么能禁止打孩子呢破國策現在零陵村和一陵村的孩子,打不的罵不得,素質特別低。”
“對啊。這個是真混蛋。零陵村和一陵村在孝敬方面遠次于九陵村、八陵村、七陵村、六陵村”乙說道,“不打不罵不成才,不打不罵不孝順。零陵村和一陵村的孩子長大后絕對全是不孝子。”
“必然的。”甲說道,“就說最近吧。六陵村的一個老人過世,他的六個兒子給他大辦白事,儀式豪華程度震驚四里八鄉,大家都夸那老人的孩子孝順。我好像沒聽說零陵村和一陵村有這么辦的,大多都是默默埋掉,連大哭都沒有。倒是有幾個太嬌氣的廢物,葬禮后情緒不好,得了那個叫什么抑郁癥的玩意,嘖嘖嘖,矯情的玩意,抑郁個屁。太不孝順。”
“我也聽說了。”乙說道,“那個六陵村老人不容易,一輩子沒享福,但懂得遵循古制,從小不讓孩子上學,平時又打又罵,就為讓他們成才。可惜啊,那么好的人才五十多就餓死了,真可惜。不過幸好有六個孝順的孩子,否則他哪可能有那么豪華的葬禮。好像連怡紅院的姑娘都被請來跳舞。哎呀,真孝順,果然還是越懂古禮的村子素質越高。老祖宗定下來的各種制度最智慧。昏君不懂尊重老祖宗,早晚完蛋。”
“對對對。”
甲乙二人閑聊許久,天色漸晚,各自回家。今天他們很滿足,談話非常愉快。二人還總結出一個道理,“世界是后退的,老祖宗是最智慧的,八陵村和九陵村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