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節作為大唐的名將,智商還是在線的,一種新型的戰術所表現出來的優勢讓程知節短暫的忘記了它的缺陷,而李靖毫不留情的說明了這一點。
射程問題,弓箭射程在八十步到一百五十步之間,也就是后世的一百多米左右。
這樣的距離,突厥根本等不到自己一方第二輪的發射就已經沖入陣營,所以解決不了射程的問題,三段式射擊的戰術對于突厥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李二陛下當然也是因為這一點才不予采納程知節的提議的,想到這里程知節有些泄氣,回家喝酒泄憤。
關于三段式射擊對騎兵的攔截和打壓能力,段鵬是持肯定態度的,只不過是現在還沒有到時候,段鵬也不想過早的拿出來用而已。
而程知節也覺得不好意思指責段鵬,這件事情就這么告一段落,但是后來對付突厥的騎兵的時候,段
鵬的改良版三段式射擊幾乎將突厥人滅族,震驚天下,成為名副其實大唐狠人,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第二天一大早,程知節派遣的左衛軍的人就過來時機測量錦衣營的訓練設施的大笑形狀,畫圖取例,一一詳細的記錄。
而錦衣營依舊是重復著每日的訓練,周而復始,永不停歇,好像根本沒有一個盡頭一樣。
不過沒有人覺得苦,反而還十分喜歡這樣的永無盡頭,因為只有這樣才有飯吃,才覺得自己活著。
一轉眼錦衣營成軍三月了,秋高氣爽的時節,天氣也涼了下來,錦衣營的的軍營里依舊是訓練不停。
只不過沒有了之前的那種驚訝和欣喜,平淡的像是一潭池水一樣,絲毫不起波瀾。
段鵬已經徹底放權,讓長孫沖還有徐光他們練兵,自己這個錦衣營的將主卻閑了下來,關心起了豬圈中的豬。
豬圈一直都是由張巧娘負責的,段鵬還特意為了他安排了幾個人手,一天打理豬圈和照顧豬仔。
張巧娘一開始也弄不明白為什么要閹割豬仔,但閹割之后豬仔長膘的速度之快也是看在眼里。
放在平日里,一頭豬得養半年多活著一年以上,才能有一百多斤肉,可是這閹割后的豬仔居然短短三個月內漲了二百斤左右。
別的不說,光是這長肉的速度,張巧娘就知道絕對是賺得了錢的,畢竟咱們養的豬周期短長肉快啊。
“今天晚上殺四口豬,給錦衣營的兄弟們開開葷。”段鵬笑著道,口水忍不住的流了下來。
其實段鵬早就對這豬肉垂涎欲滴了,雖然羊肉溫補,口感確實也好,但是畢竟有一股膻味,而且一直老吃一樣東西,誰也受不了。
好不容易現在豬養好了,段鵬腦海中滿是豬肉的沒事,紅燒肉,醬大骨,小炒肉
“知道了,大人。”張巧娘自從段鵬有了官身之后,就改了稱呼,段鵬反對過,但是小妮子就是不肯回到原來一樣焦段大哥,可以段鵬只能任由她。
“大人,那你和長孫公子他們是不是還是吃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