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從長安出發,是一刻也不敢停歇,拼命的趕路,終于到了豳州。
雖然段鵬的本事李靖很欣賞,但是畢竟錦衣營的人數太少,李藝手中的八萬天節軍,而且居然弄到了三千突厥戰馬配備的騎兵,肯定和突厥也有勾結。
敵我懸殊實在太大,要不是著急救命的話,李世民也不會派行軍速度最快的錦衣營來。
只是連李靖都想不到,段鵬居然帶著錦衣營的三千人馬和一群殘兵敗將,守住三水城三天的時間,等到自己來支援。
“全軍沖鋒”李靖大聲的命令道“兩翼包夾,不要讓李藝逃掉”
眾將士領命而去,李靖也催馬跟了上去,想要確定三水城的情況如何。
李藝本來就被彼得焦頭爛額,那邊薛萬均的情況
頻頻傳來,消息也不容樂觀,李藝的心中正在著急的時候,卻不想身后趕來了李靖的大軍。
遙遠的看到李字軍旗飄揚,李藝心中就一緊,呢過用這樣規制的軍旗的將軍就兩個人,一個李績一個李靖,這兩個哪個也不好惹。
要是相同軍力的情況下自己還可以拼一下,眼下自己五萬天節軍損兵折將,潰不成軍,根本無心戀戰,急忙催動座下戰馬開始逃跑。
主將都逃跑了,天節軍的士兵更是失去了主心骨,急忙跟著敗退。
段鵬哪里能夠放過這個機會,急忙催馬上前,帶著程處默和騎兵一起追趕了過去,步兵營的兵馬也隨后趕上去。
李靖的包夾戰術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因為李靖用兵是典型的以奇勝以正合。
沒有過多的花招,就是簡單的方陣,但是在李靖的調動下就變得那么不可戰勝,偶爾用一點小手段你
就吃不了兜著走。
李藝一看排兵布陣的架勢,就知道來的大將軍是李靖,更是不敢戀戰,直接帶著人馬逃跑。
李靖親自帶隊一路追殺,天節軍節節敗退,向著西面涇州方向逃去。
“李大將軍”段鵬追了上來笑著道“多虧大將軍來的及時,不然的話三水城破,我段鵬和長孫大人尉遲將軍怕是要命喪于此了。”
“哈哈,笑話。”李靖催馬和段鵬并肩而行,笑著道“段兄弟正當為我大唐建功立業的時候,怎么可以出事,那不是我李靖的罪過了嗎”
“客套話不多說。”段鵬在馬上對李靖道“今天錦衣營斗膽和李大將軍比試比試,看看誰先抓住李藝這個叛賊”
李靖坐在馬上看著笑嘻嘻同樣看著自己的段鵬,心中一陣暢快,一直以來的獨孤求敗,現在終于有了對手了,雖然年紀小,但是就是對自己的胃口。
“好,今天就和段兄弟比一次”李靖豪爽的答應道“誰抓住李藝,這次頭功就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