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對話下,二人也徑直返回府中,緊閉府門。
好似這一切皆無發生一般!
隨著府門緊閉,趙云才緩緩站出,其此時卻是滿臉疑惑,絲毫不解。
回返的途中,其一直在思索,董卓究竟有何打算,意圖又是什么?
此時,其李儒與董卓在府門外交談的面容也不由飄蕩在趙云心頭,久久不能忘懷。
“董府私兵向城東而去,究竟有何企圖呢?”
雖然一直在思索,可苦于情報有限,趙云卻也無法猜透出企圖。
······
回到獨有的營壘,眼見趙泉正在營中空地上刻苦的習練著劍法,飄逸的走姿席卷在此。
其實,趙泉學武還要來源于趙云,在當初二人在西河郡內遭到黃巾賊伏擊。
趙云以單騎挺槍直取山谷上,以絕世的武道,高超的槍術,將亂軍中的賊軍首領白饒一槍刺殺。
正是這一幕,使得數百黃巾賊紛紛攝于其威勢,陣腳大亂,四散而逃!
這也才有趙云趁亂裹挾百余黃巾賊,以威勢強制前來投軍。
本來,在這一次之前,趙泉是瞧不上學武之人的,認為武藝不過是逞匹夫之勇。
只要飽讀詩書,學好兵法,猶如留候張良那般,運籌帷幄之中,那才是真正的人生抱負。
直到趙云于亂軍中上演了擒賊擒王后,卻是轟然顛覆了趙泉對武道的認知。
一路行來,其越發對武藝感興趣,這也有了趙泉如今積極勤練學武的由來。
不過,雖然依舊學習武藝,可其依然沒有放棄學習兵法韜略。
由此可見,趙泉還是打算以出謀劃策,以輔助為主。
眼見趙云進營,趙泉眼尖,停止手中的動作,收劍入鞘,走過問著:“阿云,情況如何?”
“車騎將軍可接受我等的謀劃?”
是的,所想妙計正是趙云與趙泉二人所構思而出,那便是以漢軍主力繼續固守郿城。
然后遣一軍渡過涇水,跨漆縣,進入北地,攻擊羌人大后方,以此扭轉戰局。
此次所叛亂的主力,便是先零羌,其后方根基便位于北地郡富平一帶。
聞言,趙云回應著:“車騎將軍不僅同意了計劃,還擴充了數百部眾,以我為軍侯,掌管一曲。”
耳聽著其竟然掌管一曲,趙泉也不由欣喜不已。
的確,其二人在少年時代便立誓要博取功名,一直便希望搏出一番聲名出來。
如今,皇甫嵩既然如此賞識趙云,趙泉又如何不替其高興呢?
······
緊隨著,趙云將趙泉拉入帳中,向其述說了今日在董府外所遇之事。
不過,二人分析許久,卻也無法得知董卓的具體企圖。
畢竟,趙云等眾如今不過是軍中底層軍官,人微言輕,對于大人物之間的事情如何能剖析呢?
想到此,二人便不在思索此事,轉而將重心放在此次出兵之上,商議著。
接下來,由于軍情緊急,左車騎將軍皇甫嵩也未拖拉,立即給趙云擴充數百部眾。
隨著將部眾整頓后,兩日后,軍侯趙云領五百余漢軍士卒,告城離池,悄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