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逐漸來臨,圓月也在云層的移動下,漸漸被遮住。
一時,原本地平線上還存在著的微弱月光也瞬息暗淡下來。
郁郅城外
黑夜當中,趙云目光緊緊注視前方,其身后數百漢軍靜靜隱藏著,仿佛徐徐不動的兵馬俑。
前方,說是城池,其實不過是以胡人部落為軀體,所建造的大型部落。
其寨門建造得極為簡易,其里也不過是帳篷林立而已。
這正是北地先零羌的集結地所在,如今已然是盛夏六月的季節,其水草已經異常豐盛。
一般每到這季節,羌胡便會聚集起來,統一以部落的形式組織,進行放牧。
而且,雖然羌胡內附,與漢人雜居,逐漸向農耕習性轉變。
當然,羌人也保留了原本的一些習俗,其間游牧民的傳統也流傳了下來。
所以,正是考慮到這些,趙云才會定計,趁機突襲,以打垮羌人的部落所在地。
根據哨騎所探聽的軍情來看,此時先零羌的性口、以及牧人都聚集在此。
可想而知,只要趙云此次徹底毀掉眼前的羌胡部落,那羌人必定元氣大傷。
未來數年,甚至更長,先零羌都將無法在糾集主力,襲擾大漢。
領軍在北地襲擾,磨合許久,戰力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故此,趙云覺得,柿子撿軟的捏,永遠無法提升軍隊素質,挑戰強者,才是最快提升的最佳辦法。
戰爭殘酷、血腥么?
答案無疑是固定的,但作為軍伍之間的士卒,只有在激流勇進中不斷變強。
久而久之,才能成為一支精銳,能征善戰的百戰精兵。
······
注視良久,趙泉從旁提示著:“阿云,如今即將快寅時,可否展開攻襲?”
聞言,趙云卻是拿不準主意,其還在心底暗暗徘徊著,究竟該不該進攻。
根據哨騎所打探的消息,此部落總大概人數在七八千,其間羌兵便高達三千之眾。
而且,雖說其余皆是普通牧人,可一旦發生戰事時,也會加入戰斗與之搏斗。
雖然戰力略遜正規羌兵,可卻架不住兵力眾多。
以數百漢軍對抗數千羌胡,無疑于以卵擊石,必將是一場苦戰。
趙云所猶豫不決,便是在思索究竟值不值得領將士前去拼命。
隨著時間緩慢劃過,趙泉不由持劍高聲著:“阿云,如此時刻,我軍利劍已然出鞘,只得背水一戰,不可在心存婦人之仁,貽誤戰機。”
“一旦我軍放棄此次良機,接下來羌胡必定會穩固在北地的地位。”
“屆時,我軍便只有舍棄連日來的戰果,灰溜溜地退回郿縣。”
“車騎將軍對我們心系重負,豈可讓他大所失望,阿云請速做決斷!”
隨著連日來的征戰,趙泉已然發覺趙云如今還不適應統兵。
其身間缺少了一種果斷,有時太過猶豫,有幾次要不是趙泉從旁催促提醒,恐怕已經失去戰機了。
不過,這又有趙云初次領軍征戰的緣故。
雖然當初其在沾縣領導過漢卒破黃巾。
可兩者戰力卻是不可同日而語,黃巾賊不過是一群流寇而已,戰力低下。
畢竟,任何事都需要一種磨合期,只有突破了這個階段,才能更進一步。
趙泉與趙云關系頗好,他也在竭盡全力相幫,希望其能夠早日成長起來,獨當一面。
眼見天色越發暗淡,寅時已然跨過,趙云決心已定,高舉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