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廷
“陛下,臣奉命每日出宮,暗里觀察趙云的所作所為,如今已然有所收獲。”
“今日在館邑外,大將軍之弟,河南伊苗親自求見,亦打算與其結交。”
小黃門左豐卻是接受天子之意,數日前便與出宮,暗中觀察。
聞言,龍坐之上,天子肅然,心驚道:“趙云難道與之相交?”
一時間,作為皇帝的劉宏聽聞后,陡然感到棘手,心底也升起一絲絲厭惡。
“陛下,這倒未有,雖說河南伊主動前往求見,可趙校尉麾下親衛卻是直接領軍士出邑。”
“然后,以一番激烈的言辭,震退等眾,閉門謝客!”
隨著左豐一席話語徐徐解釋,劉宏神色才逐漸由陰轉晴,略顯笑容。
其實,如今趙云的做法,未結交權貴,亦是天子愿意所見的。
這段時日以來,劉宏之所以遲遲未見其進宮。
并不是忘了,而是在暗中進行觀察。
趙云縱橫涼地,連破數郡羌胡,甚至擊滅東羌部落,京觀筑靈武。
亦當機立斷,領軍破金城,河關枹罕群盜等等戰績。
在聽聞張溫上報后,劉宏都不由面露喜色,對于趙云也不由升起一絲欣賞。
在隨其后,朝臣皇甫嵩更是以死明志,堅持勸誡,亦讓其對趙云加以重視。
正是其態度如此堅決,亦是加重劉宏的疑心,趙云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這幾乎成為了如今劉宏心底的唯一心思。
是的,縱橫涼地,連破羌胡,這的確不失為一員優秀的將帥。
可是,亦連皇甫嵩都對其大肆贊譽,劉宏便不得不胡思亂想。
劉宏雖未掌過兵,可他也極為清楚,皇甫嵩的能力有多強。
不然,也不可能以自身之力,獨自平定三分之二的黃巾戰亂。
既然如今,他會以死來勸誡重視趙云,亦讓朝廷大肆培養,劉宏便不得不重視了。
當然,就算要重用,也不能盲目的信任。
故此,這才有進城數日,派遣左豐秘密在館邑外,探視趙云的發生。
可想而知,劉宏對外將肆意結交朝中權貴,拉幫結派,是有多么的擔憂。
不出所料,如若此次趙云要是與何苗會面攀談,那不管最終結果如何。
恐怕趙云的仕途之路將提前結束,劉宏絕不會對其重視。
劉宏亦會如此驚懼,其實與早年登基為帝的經歷有關。
縱所周知,祖父,以及其父都封解瀆亭侯,劉宏襲侯爵。
按道理來說,皇帝位應與劉宏未有任何關系,壓根輪不到的。
只是,事實正是巧合,恒帝崩,膝下卻無子,皇太后竇氏與竇武為好把持朝政,掌握大權。
定策宮中,以光祿大夫劉磯持符節,領羽林郎前往河間迎接劉宏繼位。
至始至終,劉宏都只是士族、外戚為鞏固政權,把持朝政,所找的傀儡帝王而已。
隨著逐年的長大,劉宏也漸漸在心底升起一絲雄心,亦不愿在繼續作傀儡生活。
為了能夠擺脫外戚、士族的控制,無奈之下,也只得繼續寵信閹黨,互相制衡。
可惜,有利必有弊,十常侍的勢力也由此興起,霍亂朝中,致使各地政令不通,烏煙瘴氣。
由此,亦是爆發了黃巾戰亂!
雖說劉宏心底有雄心,也渴望中興大漢,可連年羌亂,卻是早已耗盡國庫。
望著空虛的國庫,劉宏無奈之下,也只得開始賣官鬻爵,明碼標價。
此舉,可謂是最荒唐的決策,可未嘗也不是無奈之舉!
要是國庫真的充盈,劉宏還會繼續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