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之中人造地球衛星、火箭、宇宙飛船的發射升空和太空中運行的畫面,由此來凸顯出牛頓三定律為人來帶來全新領域成就。
眾同學看著那些如科幻大片兒一樣的飛船與太空中景象,心中不免為牛頓的偉大而心生敬仰。
“圖特之城中將第一課衛星上天之后,無線充電之前的時代稱之為牛頓時代。”
“雖然,牛頓和達芬奇一樣,將太超前的科學理論帶到了人間,在當時的科技背景之下并沒有得以充分的應用。”
“甚至在他們死后多年,直到18世紀,其他的頓悟者們才開啟地球的工業革命,這并不意味著這兩位突出的頓悟者或者說科學家為地球文明的發展不夠巨大。”
“在人類壽命還是如此短暫的時期就是這樣先人栽樹,后人乘涼。”
“正如牛頓自己所言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布拉克重重地吸了一口煙,讓自己面前變得更加煙霧繚繞起來。
然后他說“但是。”
布拉克的話鋒隨著這句“但是”陡然一轉。
眾同學的心也隨著他的這個“但是”咯噔了一下,知道翻轉要來了,一個個瞪大雙眼等待著布拉克“但是”之后的講述。
布拉克輕輕搖了搖自己的頭,繼續講述“但是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即便是勤奮的牛頓也不能。”
“牛頓活了80歲,但40歲是他人生的分水嶺。他把前40年交給了科學,卻把40年交給了神學,還有煉金術。”
“甚至在研究地球誕生多少年的時候,他居然用圣經作為理論依據,推算出地球只有6000年。”
“我們很難將這種荒唐的結論和發現萬有引力、創造微積分、提出光微粒假說的牛頓聯系在一起。”
“牛頓太想知道是誰在安排命運了。”
“哪怕自己晚節不保,他也想弄明白一切。”
一個女孩高高舉起了手。
布拉克點頭示意讓她提問。
女生怯生生的問道“是什么事情讓他從研究科學,轉而去研究神學了呢”
布拉克望向窗外,仿佛窗外能看到的不是屏幕播放出的虛假藍天,而是整個蒼茫宇宙。
“我們不能怪牛頓。”
“對于地球來說,這么偉大科學家還去研究神明,是因為我們現在知道的宇宙規律還只是鳳毛麟角、滄海一粟。”
“宇宙還存在著太多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去參悟,即便是早于我們7000年的沃奈星文明也到現在都沒有看透整個宇宙。”
“牛頓有些問題也一直研究不懂。”
“比如,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甚至可以根據理論計算出太陽系各個行星的運行規律。”
“它們像一個精密的手表一樣在按照宇宙的規律在運行著。”
“然而牛頓一直搞不明白,當初這些規律又怎么形成的”
“這些富有規律的恒星和行星,還有我們的滿天星河,又是怎么來的”
“宇宙大爆炸嗎”
“是不是我們將一顆核彈在太空中引爆,那些核彈的碎屑就能形成一個極其富有規律的小宇宙”
“顯然,不會。”
“這個問題科學太難解釋了,似乎只有一種說法可以逃避所有的科學困難,就能輕輕松松將這個問題說明白。”
“那就是上帝創造了整個宇宙。”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就是這么簡單。”
“所以,牛頓說天體之所以會運動,是因為上帝創造了萬物以后,也設定了各種自然規律,比如運動定律、光學定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