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外骨骼的支撐,如果將其做成宇航服的話,在幫助人類抵抗超重方面能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否者,人類若想要登上一個重力遠超地球的行星時,將會在上面寸步難行。”
“這也就是沃奈星人的宇航服是機甲狀的原因之一。”
陳信在談及這個項目的時候如是說到。
自從上一任項目主管回到地球之后,很多啟靈者對發明這么一套機械服裝,似乎并不怎么感興趣。
畢竟這里有太過五花八門的研究項目可以選擇,相對于亞光速飛船、高能物理、微觀技術、動力推動技術、人體永生等等那些門類來說,研究一個人類機甲,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吸引力并不大。
而且,在另一方面,陳信在紙條之上已經說明,這個項目是“同地盟”里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他并不想交給不信任的人,知道葉靜文到來之后,他才重新啟動這個項目。
因為是專門根據人類身體來制造這樣的“機甲式宇航服”,所以雖然葉靜文是選擇電子機械學類目,但和人體學的陳信和馬明遠走得很近就理所當然。
陳信必須要求選擇練武術或者練舞蹈的人體來作為人體樣本,來研究這副機甲是為了將機甲的靈活性做到最大。
如果真的可以加上動力推動裝置,能夠讓人飛起來,那就更好了。
這也將圓了葉靜文的夢想。
所以,陳信直接在葉靜文接手“人類外骨骼設計項目”后,直接將該項目命名為了“飛甲計劃”。
“其實,阿佩爾早就將沃奈星人的機甲圖紙將扔垃圾一樣丟在我們的面前,但以我們人類的理解能力,很多地方還是搞不懂。”
“比如機甲的動作感應裝置就是個大麻煩。”
“機甲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更省力,而靈活的。”
“而不是像我們穿上鐵衣服一樣增加重量和負擔。”
“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怎么能夠讓機甲和人類的第二層皮膚一樣,如影隨形。”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技術難點。”
葉靜文說道。
余子峰想了下,想起來卡西斯說得正在研究人類腦電波芯片手機,說道“如果有芯片能夠和人類的大腦神經聯系在一起,然后再用這個芯片中功能和機甲連接,這樣我們是不是就能夠像操控我么的肌肉神經一樣,操控這個機甲”
“好像有個叫薩利姆貝茨的人正在研究這個,卡西斯說,他現在還在城里。”
余子峰如是說道。
陳信聞言,眉毛挑動了一下,露出喜色,說道“好小子,這么快就能夠想到這,很不錯,這確實是個方法。”
“但貝茨這個人很特殊,我們一般接觸不到。”
“而且,自從他研究出人類能夠直接獲取收音機的無限電波之外,就好像沒有什么進展了。”
“按理說,他應該屬于人體研究范疇,但阿佩爾卻給他單獨成立一個項目組,和研究人類靈感電波的項目應該在一個單位,但他的信息不對外公布。”
“有時間我可以接觸一下他們,看看他們對飛甲操控有什么見解。”
而這些內容,只是四個人話語中聊到的內容。
實際上,四人在紙條上聊著另外一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