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峰即便是在潛意識中也能夠操控自己的意識。
原本并沒有多少印象的一片文章浮現在余子峰的腦海之中。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艘小船漂浮在廣闊的海面上。
這片文章是一個佛教古籍研究愛好者整理撰寫的,據說是借用了很多神話中的傳說,并算不得科學,但講來卻有些意思。
文章的第一句話就寫到宇宙有七個維度,第七個維度是神在的地方。
余子峰聽說過,有科學家已經推理出十一維宇宙數學模型,難道早在萬年之前,就已經有人推道出了七維世界
余子峰集中自己的經歷,將這篇文章繼續看下去
“靈魂”其實不是單一的運動的,而是以“靈魂群”的方式整體存在的。
地球就是一個大的“三維度靈魂群”,宇宙是一個大的“七維度靈魂群”。
從更高緯度來觀察我們的地球,這種感覺應該就像我們在地球上去看一頁紙上的二維世界一樣。
“靈魂群”在物質和能量世界的機體轉化也是以整體的方式運作,于是就存在“靈魂群”的整體文明。”
這句話也和華夏莊子“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唯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七維度以上是一“真心識空間”,是一個整體統一的按宇宙意識運作,也就無文明說法,文明只存自于七維度以下。
文明主要分三大類形物質界的電性文明,物質界和能量界的磁性文明,能量界的光性文明。
電性文明存在于三、四維度內,磁性文明可存在于三到六維度內,光性文明可存在于三到七維度內。
但普遍出現的是電性文明在三、四維度內,磁性文明在五、六維度內,光性文明在七維度內。這是因為靈性指導不足,但也是一個自然的靈魂群的發展過程。在一、二維度內,只有靈魂群落,因無智力的出現,也就無文明可言。
這和萊瑟塔檔案中的物質場的存在也有一些不謀而合的地方。
物質是不只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還有等離子態、后電漿態等多種形式的存在。
那么是不是物質存在的形式不同,那么跨越的維度也就不同了呢
我們的思想或者說是“靈魂”是不是跨越三維的存在。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文章繼續寫道電性文明、磁性文明和光性文明。
這幾個文明的主要特性,首先要說“靈性”對文明指導的作用。
地球文明目前就處在電性文明和磁性文明的轉折點,有可能向磁性文明和高等級的電性文明轉化,從星球文明向星際文明轉化。
地球的電性文明是一個以自我意識的為指導的,被高維度的另類靈魂機體的文明所暗地操縱的野蠻、危險和落后的文明。
這確實符合現代科技的發展方向,自從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效應以來,人類在電和磁的科技方面突飛猛進地進展。
而且人類正在對光子進行研究。
那些不符合經典力學的量子力學是不是它們的規律跨越維度呢
文章中還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