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峰搖了搖頭,否認了自己腦海中這種,沃奈星人是在一顆彗星上發展文明在整個宇宙中觀光投食的高級文明這種設想。
并不是因為余子峰覺得彗星本身成分、運行速度、沒有穩定恒星供應能量等原因讓余子峰覺得彗星上不會產生生命文明。
余子峰自從親眼見識到沃奈星人還有具有一定空間能力的卡瑪佐茲之后,就有種感覺科學和魔法也許并沒有十分明顯的邊界,在茫茫的宇宙中,萬物皆有可能。
其實余子峰自己否定自己這個想法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沒有一團游客在集體參觀動物園的時候,有人出了意外,還會繼續投食。
沃奈星人在幫助地球人發展科技一定有他們極其強的目的性。
但至于是什么目的,目前就余子峰來猜測,就是讓人類來當免費的苦力,在科技催動之下迅速發展自己文明。
然后,在某一個點上,他們會來用某種形式來接管這個發展起來的文明。
這種感覺就像是他們在放牧,等著羊長大了再殺。
余子峰總有種沃奈星人將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不適感。
這種不適感來自他的內心,也來自他多疑的性格。
余子峰現在甚至對“科學”本身都產生了質疑。
尤其是但他看到已經進化到自己身體就可以躲激光的卡瑪佐茲之后。
在人類滅有科學的時候,一天工作的可能只有一兩個小時,但有了科技之后,甚至有知名人士說出996工作制是時代給年輕人的福報這種話。
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高效。
但我們的生活其實并沒有因此而輕松。
整個人類都在這樣“奉獻”著,“比拼”著,“努力”著讓我們的地球文明越走越遠。
余子峰真的不希望,最終,我們人類的“勞動果實”會被別的外星人輕松摘走。
所以,他現在有些明白了卡瑪佐茲為什么那么篤定自己會想辦法救他出來。
一個在地球上存在了4000多年的“老妖精”洞悉人心的本事自然是有的。
“是灰星,中文中灰色的灰,不是你們說長著尾巴的那種彗星。”
“哎,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東西,真搞不清楚你們華夏人為什么將語言這種本來應該很簡單的工具,搞得這么復雜。”
卡瑪佐茲那原本包含歲月的蒼老聲音在余子峰的腦海里似乎變得有些俏皮了起來。、
“你有懂中文”余子峰自己在腦海中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自己其實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威廉卡西斯那個實際年齡只有一百多歲但跨越了近700個地球年的家伙都能夠學會地球所有的語言,更何況卡瑪佐茲是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4000多年的“古神生物”。
雖然余子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4000多年的古神,有多少年是像一個石頭一樣呆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地類似冬眠,但余子峰很確定這個古神知道很過現代人已經不再知道的故事。
就像此刻他提到的“沃奈星人”其實在他們口中被稱作“灰星人”。
余子峰清楚地記得,自己的引渡者威廉卡西斯跟自己說過,“沃奈星人”這個名字其實是阿佩爾自己根據地球文化給自己的星球文明起的名字。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自命名,而非一個他命名。
這就跟我們現代人上網時候會給自己起一個昵稱是同樣一個道理。
這個昵稱一定不是你的本名,但它對于你來說,一定有它的一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