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他這時候,也不會努力想要查資料。
余子峰其實很快就瀏覽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些資料。
其實一直以來,科學家一直對我們頭頂上的這個月球充滿了迷惑。
舉幾個例子
第一、關于地球起源
目前有關月球起源的說法有三種。
第一個假說是月球和地球一樣,是在46億年前相同的宇宙塵云和氣體凝聚而成的;第二個假說是月球系由地球拋離出去的,拋出點後來形成太平洋;第三個假說是月球為宇宙中個別形成的星體,行經地球附近時被地球重力場捕獲,而環繞地球。
原本多數科學家相信第一種說法,也有少數相信第二種說法,可是自從太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經化驗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同。
地球是鐵多矽少,月球是鐵少矽多;地球鈦礦很少,月球卻很多,因此證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了。
這就像從一個西瓜上切出去一塊,那塊西瓜應該從成分應該和原來的西瓜是一樣的。
同樣的原因,也使得第一個假說動搖了,因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億年前經過相同過程形成的,那麼成分應該一樣才對,為何差異會那麼大呢所以,科學家只好也放棄第一種說法。
就算是同時在一棵秧苗上長出來的兩個西瓜,雖然大小不同,但它們的成分也應該是相同的才對。
現在只剩第三種說法了,可是如果是其它地方飛來的星體,飛進太陽系後,太陽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多倍,照理講月球應該受到太陽的引力而飛向太陽,不是受到地球的引力而留在地球上空的。
這三種“正統科學家”提出的假說,沒有一項能解答所有疑問,也沒有一項經得起嚴格的質問。
第二、不像自然的現象。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月球離地球,平圴距離約為38萬公里。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為1億5千萬公里。兩兩相除,我們得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遠。
太陽直徑約為138萬公里,月球直徑約為3400多公里,兩兩相除,太陽直徑約為月球的395倍大。
395倍,太過巧合的數字,它告訴我們什麼信息大
太陽直徑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陽郤離地球有395倍遠,這會產生什么現象呢
大家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近者大而遠者小。
因為這樣比例的遠近就使得這兩個明顯大小差距很大的星體,在地球上看來就幾乎是一般大了。
如果人類不懂科學,就會誤以為它們離著地球的距離是同樣的。
兩個差不多大的天體,一個管白天,一個管夜晚。
這個現象是自然界產生的,或是人為的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體太陽系中,還沒有第二個同例。
著名科學家艾西莫夫曾說過“從各種資料和法則來衡量,月球不應該出現在那里。”
他又說“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蝕,小到仍能讓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學上找不出理由解釋此種現象,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難道只是巧合嗎有些科學家并不這麼認為。
科學家謝頓在羸得月亮一書中說“要使太空船在軌道上運行,必須以每小時18000哩的速度在100哩的太空中飛行才可以達成平衡;同理,月球要留在現有軌道上,與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確的速度、重量和高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