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峰想象著一波落難到地球上的高等外星人,叫天天不靈。
他們雖然科技發達,身體也具備很強的能力,是科技和進化雙向發展的天才種族。
但來到了地球這個原始世界上也是無計可施。
即便是一個科學家,落到了荒島之上也極有可能連個螺絲都研制不出來。
畢竟荒島上沒有任何科技條件。
即便你以前的科技多么發達,落到這里,也要從舊石器時代重新開始。
沒辦法,他們只能夠開始在地球上耕種養殖,維持生計。
但他們畢竟有著高超的科技思維,和天文知識,所以,他們用石頭做出來的東西讓我們感覺技術燒越了那個時代,甚至有種那個石器時代限制了這群人智慧的發揮了一樣。
就像把一個頂級的飛船動力科學家放在了農業養殖大棚技術員的崗位上。
他們在那樣的環境下,一方面維持著自己種族的生存,一方面建設金字塔群向宇宙發射著信號。
就像我們人類的一直都在嘗試像外太空發射信號一樣,讓信號在宇宙中漫無目的地飄蕩。
他們在茫茫宇宙中尋找著自己回歸母星的希望。
他們的維生設備,比如像人類用的氧氣罐一類的太空生存必須品可能告急,于是一個可能原本不起眼生物學家站了出來。
余子峰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是現在的地球文明中生物科學家平時的地位。
大家都能夠記住牛頓,因為牛頓的經典力學讓飛船上了天;
大家都能夠記住愛因斯坦,因為愛因斯坦能夠讓核武器爆炸。
大家甚至都記住了愛迪生,因為他發明了電燈炮。
但大家一定不會記得孟德爾,因為他只是研究了雜交豌豆。
但其實,如果沒有孟德爾的雜交豌豆,就可能么有現在的基因學,也沒有華夏袁教授的雜交水稻。
至少,如果沒有孟德爾的基因學發現,地球上很多人會挨餓,或者說,地球根本養活不了現在的人口。
宇宙遨游,代表著人類文明最先進水平榮耀光環,都屬于那物理科學家的。
而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還是會有生物學家站了出來
他想出來一個絕佳的方案對身體進行適應性改造。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種族能夠盡快適應地球環境,他們不得不想辦法和地球生物的基因相融合,從而來在地球上盡力漫長的歲月。
他們并不甘于將就著活著。
雖然他們想要改造出一種適應地球環境的身體,但他們不愿意讓自己丟失太多已經進化出來的“神力”。
比如,他們最起碼還想要能夠在天空中自由飛翔一種身體。
和蝙蝠結合做出來的實驗品卡瑪佐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它們原本想象的是,將自己的基因和地球生物的基因相結合,然后,他們的記憶被傳承。”
“然后,他們就相當于換了一個身體,或者說進行了一次重生。”
“他們告訴我,我的重生者的名字翻譯成你們華夏的語言,應該是艾爾普。”
“他是當時瑪雅族外星艦隊中一個非常勇敢的孩子。”
卡瑪佐茲講起了自己當時出聲時候的往事。
余子峰感覺在這片時空領域中似乎連時間的規則也不一樣。
可能是因為這里就是一片漆黑,沒有任何參照物的緣故,余子峰幾乎感受不時間的流動。
他現在感覺自己在這里面過了很久,但凱文并沒有叫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