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種能量線,就叫做弦”
“較早時期所建立的粒子學說則是認為所有物質是由只占一度空間的點狀粒子所組成,也是目前廣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釋和預測相當多的物理現象和問題,但是此理論所根據的粒子模型卻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問題。”
“比如,磁場和光等物質的波動性。”
“比較起來,“弦理論”的基礎是“波動模型”,因此能夠避開前一種理論所遇到的問題。”
“更深的弦理論學說不只是描述“弦”狀物體,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平行宇宙。”
“弦理論的雛形是在1968年由加布里埃爾威尼斯發現。他原本是要找能描述原子核內的強作用力的數學公式,然后在一本老舊的數學書里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尤拉公式,這公式能夠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強作用力。”
“然而進一步將這公式理解為一小段類似橡皮筋那樣可扭曲抖動的有彈性的“線段”卻是在不久后由李奧納特蘇士侃所發現,這在日后則發展出弦理論。”
“雖然弦理論最開始是要解出強作用力的作用模式,但是后來的研究則發現了所有的最基本粒子,包含正反夸克,正反電子,正反中微子等等,以及強、弱作用力粒子,電磁力粒子,以及重力粒子,都是由一小段的不停抖動的能量弦線所構成,而各種粒子彼此之間的差異只是這弦線抖動的方式和形狀的不同而已。”
當然,余子峰能夠說出這些知識,還是源于他覺醒記憶的大腦。
凱文停了余子峰的解釋有些若有所思“這讓我想到了萊瑟塔檔案中,那個能夠隔空移物的萊瑟塔說到的物質的電漿形態,是我們看不到的一種形態,我們看到的物質只是一個投影。”
余子峰立刻就理解凱文為什么能夠這么想。
如果我們眼前的一個三維立體的物體是4維度世界中在3維度世界中的一個投影,我們的肉眼所見,就會真的是虛假的。
余子峰繼續回憶了“弦”的一些信息
“弦理論”這一用詞所指的原本包含了26度空間的玻色弦理論,和加入了超對稱性的超弦理論。
也即是和“相對論”相結合的“弦理論”
在的物理界,“弦理論”一般是專指“超弦理論”,而為了方便區分,較早的“玻色弦理論”則以全名稱呼。
1990年代,愛德華維頓提出了一個具有11度空間的理論,他和其他學者找到強力的證據,證明了當時許多不同版本的超弦理論其實是理論的不同極限設定條件下的結果。這些發現帶動了第二次超弦理論革新。
而且,弦理論有著大一統物理學理論的趨勢。
弦理論也可能是量子重力的解決方案之一。
除了重力之外,它很自然的成功描述了各式作用力,包含了電磁力和其他自然界存在的各種作用力。
至于弦理論能不能成功的解釋基于目前物理界已知的所有作用力和物質所組成的宇宙,這還是未知數。
在未獲實驗證實之前,弦理論是屬于哲學的范疇,不能完全算是物理學。無法獲得實驗證明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尚沒有人對弦理論有足夠的了解而做出正確的預測。
“跳動的弦,會是組成這個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嗎”
“難道反重力技術是用掌握弦理論來實現的嗎”
余子峰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