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峰將自己對“超弦理論”的理解和想法分享給了帕斯卡凱文,當然也同時分享給了卡瑪佐茲。
現在卡瑪佐茲正在考慮“直線”和“波浪線”的問題。
他還記得自己以人類的形象在人類的社會中體驗生活時候的小細節。
就是自己在當學生的時候,寫的作文被老師批閱的時候。
自己寫得好的句子,老師會用波浪線標出來,表示贊賞;但自己作文中出現的錯誤,老師會用直線標出來,并在空隙中做修改批注。
由此可以證明,波浪線確實舀比直線好。
沒錯,卡瑪佐茲就這么想的,就是這么草率。
他本人并不喜歡科技與規則,他覺得那些使用的工具都是身外之物,只有長在身體上的東西才屬于自己。
他們這種身體有“神技”的物種,往往都會有這種偏見。
他們不喜歡規則的東西。
一塊平地,一個圓圈,一個建筑,他們都太規則了。
自然不會制造出這種規則的東西的。
規則本身就是人類發明和發現的一種理論工具。
但他在余子峰的想法中聽說了“超弦理論”基本概念之后,有了新的看法。
如果,這個宇宙所有的物質都是這種能量線組成的,它們可能鏈接起來像是琴上的弦一樣,那么,掌握了撩動這股琴弦的秘訣,是不是就能演奏出宇宙的精彩華章
身體和思想可以控制整個宇宙嗎
連宇宙大帝好像也沒有給出過這個問題的答案。
卡瑪佐茲在自己種族長輩們那里聽說過宇宙大帝的很多故事和他留下的至理名言。
宇宙大帝曾經為一個一直在征戰不休的三個恒星系的首領做出一些座談。
曾經,宇宙中有一個三個恒星相互糾纏的三子星系。
在地球上的文化來理解,可以說他們是阿爾法星,貝塔星和伽馬星。
三個恒星相互影響,它們有自己行星,也有運行在他們之間的行星。
三個恒星系一開始有一顆行星上誕生了生命。
于是,三子恒星系中有了生命文明。
這個文明誕生在貝塔恒星系的第三顆行星上。
因為這三個恒星之間離得其實足夠遠,所以它們的生命文明并不會像三體中的三體人那樣備受三個太陽的折磨。
它們的環境其實更像是地球,貝塔恒星就像太陽,而另外兩顆恒星,就像是比地球上看到的天狼星還要大一些的閃亮星星。
一開始,貝塔星第三顆行星上誕生的生命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認為,另外顆恒星只是離著自己的恒星系比較近的兩個恒星系而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有生命文明也進化出了可以探索外太空的物種。
于是,他們最先開始探索離著自己最近的這兩個恒星系。
試圖在那里找到自己下一個宜居家園。
因為,一旦一個星球上誕生出可以探索外太空物種的時候,無論是采用了“科技”還是“進化”的方式,都將將這顆星球折騰得不成樣子。
整個星球被破壞的一塌糊涂,已經變得岌岌可危。
比如,一個星球上,各方勢力的不斷爭斗。
隨著科技武器或者進化能力的提升,相互攻擊的方式也勢必將越來越具備毀滅性。
到最后,他們一場戰爭下來,就會將自己星球毀滅的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