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峰覺得凱文說的話有道理。
如果人類是在第四冰川期之前出現的話,人類從整個經歷第四次冰川期期間就已經毀滅過兩次,一次冰封,一次洪水。
余子峰一邊拿出自己的玻璃片兒手機查詢自己想要找的資料,一邊對凱文說道“凱文,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
“什么話”凱文十分疑惑,他不明白余子峰為什么突然這么興奮地來了這么一句。
是的,余子峰剛剛的語氣之中帶著興奮,好像發現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余子峰似乎很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些基本資料,有些興奮將手機屏幕和真個茶幾桌面屏幕連接起來,這樣整個茶幾屏幕上就能夠顯示出他剛剛找到的一些資料。
“那句話就是神話是歷史的一部分,雖然這到現在都飽受爭議,但我相信有部分神話可能就是真實的歷史,只不過記錄手法有些夸張了些。”余子峰說道。
“而且,我覺得能夠比歷史通過夸張的手法寫成神話,然后在世上流傳至今是大智慧的做法。”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早在上萬年前,估計人類也就剛學會八卦別人不久,那時候沒有紙張,也沒有電腦,甚至沒有幾個人人的文字。”
“古人要想要讓歷史流傳下來,要么,就用圖畫的形式刻在冰冷的石板上;要么就用口口相傳的方法,傳述下去。”
“很明顯,我們現在人對于一些考古發現的文字和雕刻已經很難揣測他們當時的意義。”
“很多所謂的學者,有時候也是看圖自己編故事,他們也弄不明白當時古人到底是要表達什么,那時候的古人又發生什么。”
“所以,對于古人來說,把歷史口口相傳就變得極為重要。”
“但如果故事平平無奇,不像是神話一樣讓人聽完嘖嘖稱奇,就很難流傳下去。”
“人即便是無聊,也不愿意去聽更無聊的故事。”
“讓人愿意聽,才有助于故事的流傳,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
“所以,他們可能是將古代的一些歷史夸大成為神話,寫在了西方的圣經、華夏的山海經、銀度的摩柯婆羅多和美洲的烏爾當中。”
“當然,他們也有可能還像格魯吉亞的霍比部落,或者尼日爾河河灣處的多貢人一樣,他們以耕種和游牧為生。他們沒有文字,只憑口授來傳述知識。”
“他們所流傳的神話,就是曾經的歷史。”
在說話間,余子峰已經將茶幾和茶杯放在茶幾下面,將桌面進行了分屏,目前分了三屏幕,每一個屏幕中放了一份資料。
凱文對華夏古文都認識,比一般的華夏人還華夏通,自然也認識資料上的中文。
最上面的一個屏里放的是中文版印第安人中霍比部落的預言,其中關于“我們在四個世界”的故事。
資料中確實如凱文剛剛講述的一樣霍比族認為,我們人類已經過了四次不同的文明交替。
他們認為世界本來只是無終止的空間,沒有頭尾,沒有時間,沒有生命。造物主首先造了神,譯名索圖南。
索圖南在造物主的指導下創造了各種固態物質,七個宇宙,水和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