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頓愣了一下,回答道“是的,因為無欲,所以無聊。”
“所以,你要遵循你本心的,在合法的條件下去追尋。”
“這應該是你們人類才有的樂趣。”
維斯頓將本來看著余子峰的臉轉向了那個地球儀。
余子峰點點頭“老師,我懂了。”
“懂了就好。”維斯頓回應道。
“那我們來開始正式的課程吧。”維斯頓說道。
余子峰也將自己的視線看向那個地球儀,這時候余子峰才愈發覺得眼前這個地球儀上的大陸板塊和現在大陸板塊某些地方的相似度很高。
余子峰甚至在這個地球儀上找了華夏的位置,但海邊的輪廓明顯和現在不一樣。
“老師,我們今天的課程要講些什么呢”余子峰問道。
因為余子峰看著空空如也的房間除了地球儀和長椅什么都沒有,所以余子峰推測其實從來沒有過學生的維斯頓根本沒有備課。
所以,余子峰想要先來試探一下。
然后余子峰還是低估了一個沃奈星人的腦力。
維斯頓其實早已經將課程了然于心。
“我的課題名字叫做地球經史,很簡單,從字面意思上就不難看出,這是一門研究地球歷史的課題。”
“這也是我在來到這里之后一直在研究的一個課題。”
“既然是研究,那就是還有些沒有結論的地方。”
“但無論有沒有結論,我都會與你來探討分享。”
“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了一個你從來沒有看過的地球史,你要遵循我給你說的第一條誓言。”
維斯頓說道。
“第一條誓言”
“秉持一顆勇敢的心來探知這個世界,無論這個世界的真相是美麗還是丑惡。”
余子峰將剛剛三句誓言的第一條又簡單地復述了一遍。
維斯頓點點頭,表示對余子峰的學習態度表示滿意。
“那么,既然是要研究地球經史,我們就先了解什么是地球。”
“你現在對地球了解多少”維斯頓問余子峰。
余子峰拿出自己玻璃片手機,找出一份資料說道“老師,在來之前,我還是做過一些功課的。”
“地球是太陽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也是太陽系內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距離太陽約15億千米。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
“對于地球的起源,以前的傳統學派認為地球是在太陽系內形成的;而近代的現代學派認為地球是在太陽系外形成的。
“根據現代學派觀點地球是在太陽系外宇宙空間形成的,在運行到太陽附近時被太陽捕獲,成為繞太陽轉動的行星。”
“地球起源于太陽系之外的宇宙空間,在很多億年前,地核捕獲熔融物質、塑性物質、固態物質、氣體和液體形成地球。”
“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發生一些天文與地質事件,將事件的時間段叫做地質時期。”
“在各地質時期,在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空間及太陽系和地球所發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殼運動、地層、巖石、構造、古生物、古地磁、古冰川、古氣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記錄。”
“將地球歷史劃分為地球形成時期、地殼形成時期、進入太陽系前時期、進入太陽系時期、地月系形成時期、新生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