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華夏也有七情六欲這種說法。”
余子峰也說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個關于“7”的說法。
凱文點點頭,繼續說道“佛教中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里面浮屠是梵語,也就是佛塔的意思,這塔原來是用來埋葬圣賢的身骨或藏佛經的,造塔的功德很大。”
“但他們還是強調了七級浮屠而不是更高或者更矮。”
余子峰突然想到了什么,補充道“莊子曰“人皆有七竅,以食、聽、視、息。”
“五臟的精氣分別通達于七竅,五臟有病,往往從七竅的變化中反映出來。”
凱文繼續說道“還有一個更厲害的說法,說我們就生活在一個7維度的宇宙里。”
“造物主創造了七個維度的宇宙,或者說七個世界。”
“這七個世界互相滲透,互相影響。”
“第一維度,就是我們熟知的物質世界。我們的、動植物、陸地、海洋、空氣、太陽、星球、星系等等都是物界的一部分,這是物界的有形部分。物質界還有一個無形的部分,就是怒氣按被科學拋棄的以太,就是你們華夏文化所謂的氣,印度吠陀經所謂的普拉那。”
“人的輝光、生物電磁場,等等術語都是在描述這個氣的不同層次。物界的元素是土,是七個世界中頻率最低、最粗重、靈性最低的世界。”
“第二維度,是肉眼看不見的情感世界,情界,也可以叫中陰界。”
“情界中存在著眾生的情緒、情感、的能量,是我們晚上入睡以后進入的世界,也是人的死亡后靈魂進入的世界。”
“情界的元素是水。情界的靈性比物界要高一些,但還是有很多幻象和謬誤,只有超越了情界才可能知道宇宙真相。”
“情界的生活比物界的生活自由、快樂許多倍,因此,物界才是真正的陰間,而情界是陽間。世人把這兩者的關系顛倒了。”
“第三維度,是思想和理性的世界,我們把它稱之為理界。”
“理界包含了所有人類的思想,以及造物主的思想。理界的元素是火。”
“每一界都像物界一樣分成上下兩層,理界的低層由各種思想意念、數字、形狀、等等組成。
“理界的高層由抽象的思想能量組成,人的靈魂就生活在高層理界里,這是上師的道場,靈魂的王國。”
“第四維度,是菩提能量的世界。”
“這是一個靈性,或者說頻率非常高的世界。”
“這個世界里的眾生非常有愛心和智慧,因此我們把它稱為菩提界或者慧界,這是上師的家園。菩提界的元素是風。”
“第五維度,是阿特曼能量的世界。”
“造物主創造宇宙的意圖在這個世界里得到彰顯。”
“我們把它稱為阿特曼界或者菩薩界。這是眾菩薩的世界,菩薩是造物主的意志的執行者。”
“第六維度,是元神或者佛的世界。”
“在這里造物主的所有能量得到統一,神的本性得到完美的體現。把它稱之為元神界或者佛界。”
“第七維度,這是七界中頻率最高的世界。它是一個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世界。它不像上面六界那樣有生命體,我們姑且把它稱為天界。”
“當然,這不是科學的說法,這是玄學的說法。”凱文最后補充道。
但余子峰眼前一亮“難道說沃奈星人來自第四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