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剛剛的談論中兩人啊做了一個假設我們所謂的靈魂不過是我們身上的數據,就像我們玩的游戲角色一樣,你看它有可愛的外形,炫酷的技能,美麗的時裝,爆發的輸出它仿佛它那個游戲世界里真實存在。
但它只是一堆數據。
而我們所在的宇宙也只是一個游戲。
所有每個人也都只是一堆數據,即便是死亡,也只是數據的一次累積。
這次的數據可能會導致后續的“轉生”命運。
所以,才有因果報應這種說法。
而余子峰剛剛說,如果我是愛格蘭姆,我不會瘋,因為我會選擇直接去死。
凱文卻說“數據會累積”。
言外之意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是數據,那么即便是死亡也擺脫不了我們的曾經的罪惡。
“但是,如果我的世界這的像我們剛剛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玩家會愿意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嗎”余子峰感覺出現了一個悖論。
把整件事情用降維的方式來思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四維世界制造的三維世界游戲中的角色,那么這種情況就相當于我們三維世界里的人類通過電子設備制造了一款電子游戲,我們在這款游戲里面建立和多角色,而這些角色并不知道他們自己只是游戲中的角色。
它們以為自己所有的決定和動作都是自己的自主意識,自己的這個世界就是真實存在的世界。
它們也在為這個世界感到好奇。
如果游戲中出現新的副本或者地圖,他們就在這個世界上發現了新的大陸。
他們覺得這個世界生存的本質就是要獵殺怪物,就是要獲取更好的裝備。
誰輸出厲害,誰就是這個世界里排行榜上的大人物。
這就是他們人生努力的方向,它們每天都在這個世界里拼命打怪,獲取道具加強自己。
這就是他們的生活,這就是它們自己覺得自己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意義。
它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只是一頓數據,他們所有的動作都是由三維世界里一種叫做人的動物通過手機或者電腦來操控的虛擬玩具。、
它們不知道自己睡覺其實就是玩家下線了。
它們不知道自己死了重生其實在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那么,一個玩家愿意讓自己游戲中的角色知道自己只是個游戲角色嗎
或者說,玩家希望讓自己的游戲角色知道自己就是他們的神嗎
“當然,玩家做夢都在想著自己能夠和游戲中的角色見面。”
“要不然,為什么很多大型游戲的手辦和相關周邊價格高到離譜還是供不應求。”
“很多游戲玩家并不是覺得自己在操控一個游戲角色,而是游戲李的角色在陪伴著自己。”
“如果能夠在現實中和自己的游戲角色見面,這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
凱文很快就對余子峰的那個疑問做出了答案。
余子峰繼續問道“那如果我們玩家真的能夠在我們的世界或者他們的世界里和自己的游戲角色見面,玩家是想讓自己的游戲角色把自己當做朋友還是神明”
凱文想了想回答“這些其實都不重要,每個角色都是玩家意志的一部分。”
“就像我們剛才說到的,眾生皆佛,每個人都有神意志的一部分。”
“如果靈魂真的只是數據,那么萬物皆有靈魂。”
“無論是你的衣服,你的背包,還是你的鞋子,虛擬世界里的游戲角色,這些都是有靈魂的東西。”
“就像是一雙鞋子,放在那里只是一個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