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這樣,那么自己能夠被選中到這里來,是被選中到內測服的普通玩家呢還是說,自己這個角色的背后玩家其實在四維世界中也是個游戲界的“大拿”就像現在地球上某個游戲中的知名主播一樣。
那么自己能夠想到這一切,開始懷疑這個世界,其實也只是游戲里的一個角色在懷疑自己的游戲世界
余子峰又想起凱文說的話,因為他是個很忙的人,但是又想體驗游戲的樂趣,于是他反倒是喜歡玩那種完全智能自動打怪,最好是不用任何操作的網頁游戲。
這種游戲雖然被游戲愛好者稱之為“垃圾游戲”但在地球上仍然是廣告最多的,回收比最優的游戲種類之一也是有原因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來家里買來電腦基本上是用來娛樂的,那時候地球上網吧到處都是,因為通過電腦上有很多游戲,沒有幾家人能夠買電腦,所以,坐在電腦前往往代表著是在工作之余進行娛樂。
而現在,全球電腦用來工作的時間已經遠遠大于了游戲娛樂的時間。
原本那些風靡大街小巷的網吧關門的關門改成網咖的改網咖。
人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忙碌工作,娛樂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好,游戲的時間也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少。
而且,如果所有的游戲套路總是一樣,玩家對游戲的審美疲勞會讓玩家失去對同類游戲的興趣及耐心。
而這時候,出現先套路,新玩法,開放世界,任務自動觸發的大世界游戲會更受到玩家的歡迎。
地球上的游戲從簡單的“俄羅斯方塊”到大型開放世界網絡游戲,經歷了也沒有多少年的時間。
隨著這種趨勢的發展,游戲只能越來越開放,越來玩法套路越多,甚至不久之后就會出現類似于虛擬現實這樣的游戲。
沒有固定的劇情和任務,所有東西都能夠智能隨即觸發。
這個游戲會像是真實的世界一樣,可以發生任何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種游戲也是很多游戲開發商夢寐以求,而又可望不可即的游戲種類。
不僅僅是游戲設計的問題,就是游戲開發技術也需要不斷的更新迭代才能夠讓這種游戲越做越好。
而我們地球只不過三維世界里并不高級的文明。
現在我們地球上的游戲玩家和游戲開發者已經照著這個方向去發展,那么比我們更高級的文明,他們擁有比我們更高的壽命,和更高的娛樂要求。
我們現在所謂的大型游戲,任何人去創建角色去玩,其實都是在做同樣的任務走同樣的劇情,追求同樣的裝備。
可能在高等文明世界的眼里,他們看這種游戲就跟我們現在看俄羅斯方塊差別多的感覺。
所以,一個高等文明要想要讓能夠活上萬年的玩家們獲得游戲的樂趣,簡單的數據模型是遠遠不夠的。
即便是在游戲中,他們也會是獨立的個體,這樣可能讓他們感到有點意思。
就像威廉卡西斯所說的,他在坐著沃奈星人的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遨游的時候,無聊的他將地球上所有的語言甚至是每個地方的方言都學會了。
只要時間有的是,人們可以學會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