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頓果然對華夏古文化頗為了解。
“遵循天道是你們華夏古文化中非常突出的一種體現。”
“從殷周到清王朝以前的統治者之權似乎都于天有關。皇帝被稱為天子,奉天命、執天威、代天管民。”
“頒布法令也是多以奉天承運之圣旨作為“君臨天下”的開場白。”
“知天命與受天命,是華夏古代為你哲學的一個核心問題,所以先秦諸子都很重視命。孔子言知命,墨子言非命,孟子言立命,莊子言順命,荀子言制命。諸子之說,各不相同,而同源遠與詩、書中之中的天命思想。”
余子峰眉毛跳了一下說道“你的意思是說,以前這種思想其實來自于更古老的思想他們只是繼承了這種思想”
因為余子峰知道詩書是華夏很古老的時候流傳下來并是多個朝代科考必考內容。
凱文點點頭“是的,追溯華夏歷史,能夠發現兩次較大的天命論的變化。”
“第一次是殷周交替之際以天命靡常為中心的天命論變化;第二次是周秦之際五德終始說為代表的新的天命論的變化。”
“二者都與特殊的歷史情況有關。就是當時的時代需要的產物。天命靡常的天命論順應了周克殷的歷史變化,但當時除靡常的天命觀外,還有天命有常的思想。西周的天命觀是有常和無常的統一。無常是指天所命賜予某一王國的人間統治權不是永恒的;有常是指天意天命不是喜怒無常,而有確定的倫理性格。”
“當時周文王一句命星在我而不在你就能夠讓整個商朝軍隊人心渙散,甚至出現倒戈。”
“你就能夠知道,當時的世界有多么重視天道。”
“這在現在看來,似乎是一種愚昧可笑的事情。”
“但我從來不這么認為。”
凱文如是說道。
余子峰詫異“難道你不認為這樣其實很迷信嗎”
凱文搖搖頭“你可以看一看你們出土的那些商朝時期的青銅器和玉器瓷器一類的文物。”
“那些花紋和巧思并不是一個愚昧的社會能夠做得出來的。”
“如果你放眼去看那個時期的整個地球,古埃及,瑪雅文明,古華夏文明,他們的藝術造詣,雕刻技術鑄造技術,都很高超。”
“一個藝術造詣很高的文明,怎么可能是愚昧的文明。”
“蕭伯納曾經說過我們的科學總是從正確走向錯誤。”
“至今,你們華夏也沒有完全參透易經的奧義。”
“這和西方古老的占星學說也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
“很有可能是那時候人類比我們更早意識到了命運被掌控的事實。”
“所以,天道酬勤可能本身就是一種定式,我們看似是自己來選擇勤勞還是懶惰,但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勤勞的人很難懶惰下去,懶惰的人也很難持續勤勞。”
“因為可能大概也許,性格本身就是一種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