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經曾提到一則有名的故事通天塔。”
“其實這通天塔就在兩河流域古蘇美爾人的某座古城中,傳說那是一座可以直達天堂的高塔,甚至傳言說當時的古蘇美爾人,可以隨心所欲地透過通天塔到地球之外的地方,但后來因為觸怒了他們的神,所以通天塔在一夕之間就被毀滅。”
“但有考古學家認為,其實古蘇美爾人口中的神不是真的神,而是的某種基地,通天塔的原型還可能是一種外星飛船。”
凱文看著那幅浮雕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那他們是如何又在地球上消失的呢”
余子峰回應道“也許有個泥板上的詩歌能夠讓我們找到一些眉目。”
“什么詩歌”凱文問道。
“吉爾伽美什史詩。”余子峰回答。
凱文點點頭“這個我熟悉,我的祖國畢竟就在那個古老的地域附近,這可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吉爾伽美什史詩源自蘇美爾人的詩歌和傳說,故事有不同的來源和版本,跨度超過2000年,每個版本都不完整。”
“古巴比倫泥板是最早發現的史詩文本,和后來發現的阿卡德泥版構成現代翻譯的重要來源,蘇美爾人的詩歌中記載了一些吉爾伽美什故事,但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史詩,這些更早的文本主要用于填補后面的文本中的空白。”
“雖然已發表了幾篇基于一些新發現的修訂版本,目前史詩仍然不完整。第一本現代翻譯是由喬治史密斯于19世紀70年代初出版的,史密斯隨后在后來的考察中對文本進一步解讀,最終在他的“創世記”中給出了最后的翻譯。
“近期的現代翻譯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安德魯喬治的兩卷重要作品。喬治討論了現存的材料的狀態,并了泥板的詳細解讀,采用雙重語言并排翻譯。”
“這份史詩的記載大約是這樣的。”
“吉爾伽美什是魯克的國王,是三分之二的神和三分之一的人,他用強力的統治壓迫他的人民,人們向神呼求幫助。對于烏魯克的年輕女性來說,這種壓迫來自主人的權利,即占有新娘的初夜權,對于年輕人,吉爾伽美什通過游戲和勞役將他們耗盡。”
“神回應人民的請求,創造了一個與吉爾伽美什對等的野人恩基杜,去阻止他的行為。”
“恩基杜是一個原始的人,全身覆蓋毛發,與野獸一起生活。他被一個狩獵者發現,因為恩基杜毀壞了他的陷阱,他的生計被毀了。”
“狩獵者將這個事告訴太陽神沙馬什,并安排廟妓沙哈特引誘恩基杜,這是他接受馴服的第一步,經過六天七夜后,廟妓沙哈特將恩基杜帶到牧羊人的駐地,帶他學習文明社會的行為和舉止。與此同時,吉爾伽美什夢到一個喜歡的朋友的到來。”
“吉爾伽美什預感到了恩基杜的到來。”
凱文似乎對這些事情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