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的記憶和知識是可以遺傳的,這是優勢,有時候也是劣勢。”
“我們很容易將遺傳下來的知識當做已經不需要驗證的真理。”
“就像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
“難道不是嗎”千葉夏子繼續問道。
“是,也不是。”維斯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回答。
沒有等人繼續問,維斯頓繼續說道“在三維宇宙里,光速確實是最快的,但即便是光速,從一個恒星到另個恒星最近也需要幾年的時間,用你們地球人來說。”
“所以,我們幾乎整個種族的科技都放在了如何將飛船提升到光速這一件事情上來。”
“那時候的我們,也像你們現在的地球人一樣,會為自己的星球之外的世界感到好奇,我們也希望知道這個宇宙里到底都有什么。”
“我們一直以為,宇宙這么大,想要知道更多,就得提升速度,速度越快我們就能走得越遠。”
“我們并不是沒有想到過維度,沒有想到過四維。”
“但我們只是想到過,并沒有拿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因為這在現實中的體現中難以循跡,在我們的認知中,光已經是這個宇宙中最大的秘密所在了。”
“6500萬年前,我們的科技水平已經接近你們地球上現在的科技水平了,那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們的科學堅定了研究光速的發展路線。”
“整整6500萬年,我們將自己飛船提升到了99的光速,我們用90的光速飛行那是因為我們要保證安全,實際上我們可以讓飛船達到99的光速。”
“我們確實可以在宇宙更廣闊的領域去探索,去研究,甚至我們還可以放棄自己曾經的母星到新的行星上換個新家。”
“但這又能怎么樣呢”
“這些星辰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就像沙灘上的沙子,達到了光速也只能是從幾粒沙子上擴展到幾十粒沙子上。”
“所以,有時候方向錯了,堅持的時間越久也就離原來的目標越遠,也就是南轅北轍。”
維斯頓有些唉聲嘆氣的味道。
“可地球是圓的,即使南轅北轍也終會達到目標。”帕斯卡凱文說道。
“這是我們種族中樂觀派的看法,他們認為無論研究什么,只要研究到最深處都能夠解開宇宙的秘密,一切終能殊途同歸。”維斯頓繼續回答道,“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就像人都會死一樣,無論是愛因斯坦還是某個墻角里連自己名字都忘了的流浪漢都是會死的,但他們生命的過程是不一樣的,我不認為死亡是生命的殊途同歸。”
“那你們為什么還將這些偏離方向的科技交給我們人類”馬明遠問道。
“其一,我們沒有辦法交給你們沒有更為正確的道路,因為我們自己也沒有找到;其二,我們打算將我們花費6500萬年的科技在2000年左右的時間盡數交給你們人類,因為你們是沒有遺傳記憶和知識這個特性的,也許你們比我們會走得更遠。”維斯頓情真意切地說道。
“這么說,你們發現自己的科技方向產生錯誤是因為發現了四維”千葉夏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