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凜靜靜地聽著她說,“看見他們,是不是覺得你自己還挺好,沒那么慘”
“你怎么知道。”蘇芒珥回頭,有些驚訝。
“我就猜你會這么想,孩子們有大伙幫助,誰幫你”他輕笑一聲,“傻。”
她猶豫了一下,思忖道“也不能那么說吧,畢竟我的生活條件確實比他們要好太多了。”
車子停進了學校里面,今天周末沒有孩子上課。
蘇芒珥下了車去找劉芷若,劉芷若和隊長大姐這樣的前輩,已經做這些事很多年了,算是志愿隊里的上級,每次錢款和收據都是她們在拿著。
學校的負責老師已經等候多時,老師和隊長大姐握握手,把他們都迎進一樓的辦公室。
冬天屋子里也冷,看了一圈屋里也沒有暖氣或者取暖器械。
“這是這次資助的孩子的名單,您看一眼。”大姐跟老師說“以前都是讓孩子們到學校來領資助款,這次我們想去他家里看一看,您幫忙叫幾個老師,給我們帶個路。”
“哎好嘞。”老師笑著答應,然后給別的老師打電話。
蘇芒珥跟著劉芷若去把別的車上給孩子們帶來的衣服搬下來。
這些衣服都是志愿者自發捐上來的,每一件都經過篩選,七八成新以上的,保暖合適的才會被選上來。
衣服都用巨大的蛇皮袋裝著,一數下來也足足有六七袋子。
里面一件件衣物,仿佛是那可觸碰到的善良。
蘇芒珥提起一袋,把它從后備箱里面往外扯,雙手抱著蛇皮袋底部剛要抬起,眼前多出一只手,一手輕松地把袋子拎起。
她凝滯一瞬,抬眸看向聶凜。
“我來,你拎里面那個小的。”他抬抬下頜,示意她剩下的最后一袋衣服。
“好。謝謝。”她說著趕緊去抱那袋衣服,跟著聶凜進了放衣服的屋子。
他們把衣服都搬完,這邊老師也來了。
這次一共需要發放資助金的孩子有十幾個,有的住得遠有的住得近,十幾個孩子就分給了三個組,每個組有一位老師帶著探訪家里。
住得遠的需要開車去,就在村里的步行即可。
蘇芒珥和劉芷若這一組比較輕松,他們組里加上聶凜一共是五個人,老師帶著他們走向第一個孩子的家。
村子里的大道是石板的,還算不錯,但是一進了小巷小道就都是土路。
雖然是貧困縣,但是村里依舊是富的富,窮的窮,貧富差距很大。
“這幾個孩子的家里,待會要重點探訪一下。”劉芷若把名單給她一份。
“好。”蘇芒珥點點頭。
劉芷若和其丈夫與老師聊著天。
他們兩人走在后面。
聶凜看著她手里拿著的名單,問“大姐什么意思”
蘇芒珥放小聲音,跟他解釋“因為資助金有限,所以我們定期要去孩子們的家里看一
看,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回來了或者怎么樣,家庭條件改變的話我們就要考慮是否繼續對這個孩子進行資助,也是對沒有來的資助人負責。”
“什么樣的學生會被納入資助名單”
“我們會向村委會要村子里有孩子的,年收入不超過一定數額的村民資料。越是這樣貧困的村子,家庭不完整的孩子就越多,有的是喪父或是喪母,另一半家長就必須出去打工,家里爺爺奶奶帶著的。或者是家里老人生病,收入少開銷大的。總之情況有很多種,挺復雜的。收集數據以后上報,并且等我們實地探查過后合格,才會向社會征集資助金。”